题名高聚物辐射交联与裂解
作者王谋智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198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文摘要本文从两个侧面研究了高聚物辐射交联与裂解反应。辐照高聚物分子量分布(MWD)的表征与研究。辐照高聚物MWD的研究对于辐射交联的理论与应用均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长链支化的存在,实验准确测定MWD很困难。本文旨在运用SEC-LALLS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了长链支化存在下,SEC柱扩展效应对测定数据的影响,导出了一基本议程组。{c(t) = ∫g(t,τ) Co(τ)dτ (1) s(t) = ∫g(t,τ) So(τ) dτ τ = f(j)式中,t和τ均为流出时间,J为聚合物分子流体力学体积。g(t,τ)为柱扩展函数,f为标准校正函数,c(t)、s(t)分别为浓度和光散射响应函数,为可测量。Co(τ)、So(τ)分别为样品流体力学体积为f~(-1)(τ)的那部分分子的浓度及浓度与重均分子量的积。当样品为线型聚合物时,它就转化为相应的Tung和Yau方程。围绕(1)的解,我们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σ~2-T关系和Wiener滤波法解扩展方程,并用计算机模拟,检验了这些数值运算的可靠性。同时,还讨论了扩展效应、改正参数实验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为实际测定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以SEC-LALLS联用技术为核心的表征辐 照高聚物MWD的系统化方法。最后我们运用此方法初步研究了聚苯乙烯(PS)辐照后凝胶点前后溶胶性质的变化。从MWD的变化,证实反应初期参与交联反应的主要是较高分子量部分分子。低分子量分布的浓度在凝胶点前变化不大,而在凝胶点附近及以后变化较大,支化分布的变化证明这是由于小分子量部分被支化分子掩盖了的缘故。由平均分子量测点。我们观察到了凝胶点附近重均分子量变化急剧而数均分子量缓和这一现象,并求出反应G值。数学期望法在多分体系非线性交联反应中的应用。鉴于共混高聚物辐射交联技术的发展,本文运用数学期望法,系统地考虑了一类内涵很广的多组分体系的非线性交联反应。对于重均分子量及凝胶化条件,我们把它们归结为简单的矩阵运算各矩阵元的物理意义清晰、明确、可直接写出,这为不熟悉高分子反统计理论的工作者提供了方便。对于溶胶分数,我们给出了-非线性方程组,并就r元共混体系中,当初始分布皆为Flory分布时,给出了裂解和交联同时发生时的近似结果。特别地我们针对二元共混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性,我们讨论了相结构,共混比的影响。最后,结合PDMS/EVA共混体系辐射交联的研究,提出了较为一般的共混体系溶胶分数分析方法。为了考察我们的方法的可靠性,文中我们还讨论了几个小分子参与的非线性交联反应体系,并与其它理论结果,作了对照,表明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直观性皆优于某些经典理论方法。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1-17
页码82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5045]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谋智. 高聚物辐射交联与裂解[D].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198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