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TCNQ电荷转移配合物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harge-Transfer ultrathin Films Containing 7, 7, 8, 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作者王一兵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12-2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授予地点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TCNQ 电荷转移配合物 LB膜 自组装膜 亚晶胞堆积
其他题名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harge-Transfer ultrathin Films Containing 7, 7, 8, 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
中文摘要TCNQ电荷转移配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材料具有很多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由于它在材料研究方面的特殊贡献而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在此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C18TCNQ和TMB电荷转移配合物LB膜的制备和表征 利用LB技术制备了TMB•C18TCNQ LB膜,与LB-Doping法相比省略了电子给体的液相掺杂步骤,简单、易行。研究结果表明,与TMB•C18TCNQ LB-Doping膜比较,LB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都发生了很大变化,LB膜中TMB和C18TCNQ的环面分别垂直于基底表面,脂肪烃链有向垂直于基底表面方向变化的趋势,5层LB膜的表面形貌是由许多堆积在一起的六边形片状微晶组成。所以,通过选择制备方法获得具有不同结构的配合物薄膜是可能的。 2. TMB•TCNQ和硬脂酸混合LB膜的制备和表征 利用LB技术组装了TMB•TCNQ和硬脂酸的混合LB膜。研究发现:本身没有两亲性的TMB•TCNQ可以通过硬脂酸的夹带作用转移到基底上。混合LB膜中硬脂酸与TMB•TCNQ是物理混合,很容易被除去,而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来决定混合LB膜中硬脂酸的比例。 3. TMB•TCNQ和硬脂酸混合LB膜的热稳定性研究 利用变温红外光谱研究TMB•TCNQ和硬脂酸的混合LB膜的热稳定性。结果显示,混合LB膜中硬脂酸相变发生70-72 oC,TMB•TCNQ在142-144 oC发生反掺杂(分解)。 4. TCNQ和TMB电荷转移配合物自组装膜的制备和表征 利用layer-by-layer法制备了TMB•TCNQ自组装膜。结果表明,通过三氯锗丙酸的中介作用成功地将TMB和TCNQ组装到基底上并形成电荷转移配合物,电荷转移度约为0.48。 5.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硬脂酸镉LB膜的亚晶胞堆积类型 利用红外光谱研究了沉积在CaF2基底上的1,3,5,7-层硬脂酸镉(CdSt)LB膜的亚晶胞堆积形式,以及交替沉积LB膜中氘代硬脂酸镉(d-CdSt)LB膜对1,2,3-层硬脂酸镉LB膜的亚晶胞堆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层CdSt LB膜的亚晶胞是六方堆积,而厚度超过3层的CdSt LB膜的亚晶胞是正交堆积。只有相同种类的CdSt LB膜层与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才会影响碳氢长链的堆积形式,而不同种类的CdSt LB膜和d-CdSt LB膜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会影响碳氢长链的堆积形式,不论这种作用是亲水头基之间的还是疏水长链之间的。 6. 近红外光谱分辨率对定量分析的影响 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建立了多组分混合物中对乙酰氨基苯酚和乙水杨胺的定量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光谱分辨率对定量分析模型有重要影响,针对具体样品的特定组分,需要选择合适的光谱分辨率,进而获得最佳的定量分析结果。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1-01-17 ; 2011-04-28
页码13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iac.jl.cn/handle/322003/33647]  
专题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_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一兵. TCNQ电荷转移配合物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of Charge-Transfer ultrathin Films Containing 7, 7, 8, 8-Tetracyanoquinodimethane[D]. 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