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Ti3SiC2-Ag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
作者曾俊菱
学位类别工学博士
答辩日期2014-05-2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导师吕晋军 ; 孟军虎
关键词Ti3SiC2-Ag复合材料 放电等离子烧结 摩擦磨损 电接触 离子液润滑 Ti3SiC2-Ag Composite Spark Plasma Sintering Friction and Wear Electric contact Ionic Liquid Lubrication
学位专业材料学
中文摘要Ti3SiC2-Ag复合材料有望在特种轴承和电接触材料方面得到应用,其基础研究工作包括制备工艺的探索,物理性质、力学性能的表征以及摩擦学性能研究。本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 以Ti3SiC2粉末和Ag粉为原料,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在脉冲比为36 ms : 6 ms、烧结温度为1170~1177 ℃、压力30 MPa下保温10 min,可获得相对密度为93-98%的Ti3SiC2-Ag 复合材料,其中Ag的体积分数为5-20%。Ag的加入改变了Ti3SiC2-Ag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从而改变了其显微硬度、密度、线膨胀系数、抗氧化性和力学性能。
2. 在干摩擦条件下,Ti3SiC2-Ag自配副的摩擦学性能优于Ti3SiC2自配副的,特别是在滑动速度为0.01 m/s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分别为0.3-0.5和10-5-10-3 mm3 /Nm,主要抗磨机理为Ag抑制了Ti3SiC2的晶粒拔出。当Ti3SiC2-Ag复合材料与表面有TiAlN涂层的 Inconel718 对磨时,在较低滑动速度下的摩擦学性能优于Ti3SiC2;在较高的滑动速度下发生严重的磨粒磨损。
3. 在干摩擦的载流摩擦试验中,Ti3SiC2/CuTi3SiC2-Ag/Cu两个摩擦副表现出相似的摩擦学行为,即典型的粘着摩擦以及严重磨损引起的摩擦界面电火花现象。在微量离子液润滑条件下,上述摩擦副处于边界润滑状态下的摩擦系数和栓的磨损率分别为 0.110-8 mm/Nm,粘着和摩擦界面放电均得到极大抑制,但出现了因二体磨粒磨损导致Cu盘“拉丝”现象,并可能引发短路。
学科主题材料科学与物理化学
公开日期2014-11-2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210.77.64.217/handle/362003/6795]  
专题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_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曾俊菱. Ti3SiC2-Ag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D].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