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的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胡争艳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14-05-13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导师吴仁安 ; 邹汉法
学位专业分析化学
中文摘要纳米材料在进入生物系统后会与生物系统中的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形成蛋白质环冠,从而使纳米材料的生物识别性质发生改变,引起细胞或生物体的不同生理反应。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致力于以生物质谱为基础的针对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和新方法及纳米材料上蛋白质环冠的研究。针对Fe3O4纳米材料表面蛋白质环冠的形成问题,以蛋白质组学方法对三种不同粒径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血浆蛋白质环冠进行了研究,发现粒径大小对于Fe3O4纳米粒子表面吸附的血浆蛋白质的种类和丰度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纳米粒子在不同生物系统间的转移,发展出一种SILAC稳定同位素标记和spectral counting无标记定量技术相结合的纳米材料表面蛋白质环冠的分析方法。对于纳米材料从血浆转入细胞环境,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别纳米粒子表面的蛋白质的来源,实现了对周围生物环境发生变化的纳米粒子表面蛋白质环冠的分析。针对蛋白质环冠的形成是否会对广泛用于药物载体研究的介孔硅材料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的问题,考察了表面未经修饰及氨基修饰的介孔硅材料在吸附了蛋白质环冠后对其在Hela细胞内的毒性、摄入量、及摄入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介孔硅纳米粒子表面牛血清蛋白质环冠的形成,材料的细胞毒性会明显降低、材料的摄入量减少及摄入方式会发生明显变化。针对目前已有的用于无孔纳米材料表面蛋白质环冠的分析方法不适用于介孔材料表面蛋白质环冠分析的难题,发展了一种“用磁性固定化酶在材料上原位酶解”的方法用于介孔材料表面形成的蛋白质环冠的分析,这种方法利用介孔材料对固定化酶的排阻效应,实现了介孔纳米粒子表面蛋白质环冠的快速高效分析,同时去除了孔道内部吸附的蛋白质分子的影响。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分析化学
公开日期2014-09-11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59.226.238.44/handle/321008/119889]  
专题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胡争艳.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的纳米材料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