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论乌恰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杨亚雄
刊名贵州民族研究
2017-08-25
期号2017年08期页码:203-206
关键词乌恰 历史 民族关系 柯尔克孜族
ISSN号ISSN:1002-6959
DOI10.13965/j.cnki.gzmzyj10026959.2017.08.044
英文摘要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乌恰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经历了初始的简单共存——发展的多元竞存——失序的冲突竞争——成熟的合作相嵌等类型。影响乌恰县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国家政策、宗教演变、国际环境以及民族自身。通过研究乌恰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对正确认识和研究当前该地区民族关系及其问题的启示有:国家统一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保障;处理好跨国民族问题是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加强国家认同教育是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要求;宗教的良性发展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URL标识查看原文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23/handle/2XXMBERH/3499]  
专题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亚雄. 论乌恰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J]. 贵州民族研究,2017(2017年08期):203-206.
APA 杨亚雄.(2017).论乌恰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贵州民族研究(2017年08期),203-206.
MLA 杨亚雄."论乌恰县历史上的民族关系".贵州民族研究 .2017年08期(2017):203-2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