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石油化工学院
题名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体系的构建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作者赵冬妮
答辩日期2017
导师李世友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高电压电解液 二氟草酸硼酸锂 己二腈 含硫溶剂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随着高电压体系的迅速发展,高电压电解液的研发已经成为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商业使用的常规高电压电解液主要是由LiPF6和碳酸酯类溶剂构成,其氧化分解电压在4.5 V(vs.Li/Li+)附近。但是,LiPF6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自催化作用产生酸性物质,溶蚀正极材料。正极中溶蚀的过渡金属离子又会进一步沉积在负极石墨层中,造成容量迅速衰减。本文选用兼具LiBOB和LiBF4优点的Li DFOB作为电解质锂盐,并利用其在镍锰酸锂LiNi0.5Mn1.5O4正极材料表面成膜性好的优点对高电压电解液体系进行改性研究。首先,为了研究ADN添加剂对高电压电解液的作用机理,构建了Li DFOB-DEC/EC/ADN电解液体系。相较于不含添加剂的体系,含有添加剂的电解液体系的容量保持率升至81.2%,循环效率升至72.8%。结合实验数据,对ADN在LMNO正极表面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两种猜想。第一,XPS的测试结果认为ADN会富集在正极表面对其它溶剂产生空间位阻从而减少电解液的分解;第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分析ADN分解产物认为较为稳定的分解产物会阻碍高价Ni4+氧化电解液。随后,本文结合ADN的作用机理对LiDFOB-DEC/EC/ADN体系在室温下放电比容量低的缺陷进行优化,通过在体系中引入含硫试剂优化正负极表面界面膜,研究改进的界面膜对ADN在负极分解的抑制作用。通过对含硫试剂ES、DMS以及SL在正负电极作用效果的分析,得到LiDFOB-ES和Li DFOB-SL的适配体系,并认为在正极上,LiDFOB-ES形成了稳定的界面膜,提高了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在负极上,LiDFOB-SL优先在负极表面成膜减少ADN的分解,提高了电池的容量保持率(72.5%)。上述研究为高电压电解液的设计及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语种中文
页码76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2897]  
专题石油化工学院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冬妮. 锂离子电池高电压电解液体系的构建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D].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