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范例余热定量评估及可利用性分析
张佳2; 邢涛3; 孙永明3; 孔晓英3; 康溪辉3; 吕鹏梅3; 王春龙1; 李金平1
刊名农业工程学报
2017-09-08
卷号33期号:2017年17期页码:232-238
关键词燃气 热能 生物质 余热分析 余热计算 节能潜力
ISSN号ISSN:1002-6819
英文摘要针对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能耗高、余热利用率低的问题,该文以国内4个典型工程为基础,构建了产气规模为1万m3/d的示例工程,并对其进行余热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此类工程用能量大,占总产能的30.01%~36.44%;余热利用率低,只有部分贫液余热得以回收;系统余热主要由脱碳塔顶气余热、脱碳贫液余热、压缩机余热、沼液余热和锅炉尾气余热5部分组成,其多为低品位余热、量大稳定。余热计算表明,在最冷月和最热月系统余热潜力分别为5.87×104、4.79×104 MJ/d,最大节能潜力分别为74.81%和73.92%,节能潜力降序排列为沼液余热>贫液余热>塔顶气余热>压缩机余热>锅炉余热。余热可利用性分析认为工程余热可利用性较高,回收价值较大。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Energy & Fuel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085271
状态已发表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223/handle/2XXMBERH/3448]  
专题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1.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兰州, 甘肃 730050, 中国
2.兰州理工大学西部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甘肃省生物质能与太阳能互补供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兰州, 甘肃 730050, 中国
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州, 广东 510640,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佳,邢涛,孙永明,等. 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范例余热定量评估及可利用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2017年17期):232-238.
APA 张佳.,邢涛.,孙永明.,孔晓英.,康溪辉.,...&李金平.(2017).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范例余热定量评估及可利用性分析.农业工程学报,33(2017年17期),232-238.
MLA 张佳,et al."车用生物燃气工程范例余热定量评估及可利用性分析".农业工程学报 33.2017年17期(2017):232-23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