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酿酒葡萄根际内生菌促生特性研究
作者雷晨瑶
答辩日期201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导师赵萍
关键词根际内生促生菌 生长曲线 促生活性 发酵条件优化 菌肥 盆栽实验
学位名称工学硕士
学位专业食品科学
英文摘要本论文研究了酿酒葡萄根际内生菌的促生活性,筛选了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菌株,同时对筛选所得的菌株进行生长曲线的绘制及促生活性的动态变化对比,将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结合起来对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不同菌肥方案进行盆栽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及实验结果如下: 1.以实验前期由甘肃省嘉峪关市紫轩葡萄园区成熟期酿酒葡萄根际分离纯化得到的14株内生菌菌株为样本,分别对它们降解有机磷、溶解无机磷和分泌IAA的能力进行定量测定,从中筛选得到两株促生特性较强的菌株:菌株XA034,能够通过降解有机磷产生44.72mg/L的有效磷;菌株XZ11,能够通过溶解无机磷产生高达193.45mg/L的有效磷,并且能够利用L-色氨酸产生19.74mg/L的IAA。 2.对菌株XA034以及菌株XZ11的生长特性及促生特性进行研究,得知菌株XA034的生长周期约为20h且菌株适应性较强,能够在4h内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发酵液OD值的大小顺序为:无底物>含底物(卵磷脂);菌株XZ11的生长周期约为30h,能够在6h内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整个生长过程中,OD值的大小顺序为:含底物(L-色氨酸)>无底物>含底物(磷酸钙)。在促生活性动态变化试验中,能够明显观察到反应前期菌株的促生活性与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发酵液中的有效磷含量与IAA含量均随着时间的积累有所上升,上升至一定浓度后含量不再继续增大。最终,菌株XA034发酵液中有效磷浓度达到42.66mg/L;菌株XZ11发酵液中有效磷浓度达到192.56mg/L、IAA浓度达到17.67mg/L。 3.针对菌株XA034以及菌株XZ11的发酵条件设计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中,摇床转速(r/min)与接菌量(%)对发酵结果影响并不明显,因此选取在发酵过程中对菌株促生活性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发酵起始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h),以及它们的最佳水平范围,以发酵液中有效磷含量和IAA含量作为作为判定依据进行试验,进而确定响应面试验设计的因素及水平。将所得数据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并将回归方程进行方差分析和拟合度检验,讨论模型所在响应面及等高线图特征,预测响应值并进行验证,得到的最佳发酵条件分别为: (1)菌株XA034降解有机磷:发酵起始pH值5.5、发酵温度33.4℃、发酵时间32h; (2)菌株XZ11溶解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农副产品资源的转化与应用
页码79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103144]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雷晨瑶. 酿酒葡萄根际内生菌促生特性研究[D]. 兰州理工大学. 20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