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Fe-Si-B非晶合金去除水中Cu(Ⅱ)和Ni(Ⅱ)的性能研究
作者李金祺
答辩日期2019
导师袁子洲
关键词Fe-Si-B非晶合金 零价铁 去除 Cu(Ⅱ) Ni(Ⅱ)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近几年,铁基非晶合金被发现能够快速降解偶氮染料废水,其去除速率高出传统晶态铁粉几十甚至几百倍,是一种兼具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新型零价铁材料。理论上铁基非晶合金也可用于治理重金属废水,但就我们了解还未有相关研究报道。本论文选取电极电位远大于Fe(E0(Fe2+/Fe0)=-0.44V)的Cu(E0(Cu2+/Cu0)=+0.34V)和电极电位略大于Fe的Ni(E0(Ni2+/Ni0)=-0.23V)为重金属污染物,主要研究了Fe78Si9B13非晶合金条带对水中Cu(Ⅱ)的去除性能以及Fe78Si8B14非晶合金粉末对水中N i(Ⅱ)的去除性能,对促进铁基非晶合金治理工业重金属污水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Fe78Si9B13非晶合金条带去除水中Cu(Ⅱ)的性能,发现Fe78Si9B13非晶合金条带去除水中Cu(Ⅱ)的途径与晶态铁保持一致,主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水中的Cu(Ⅱ)还原成不具有流动性的Cu0和Cu2O,相同条件下的表面积约化反应速率系数是同成分晶态合金条带和300目铁粉的2.6倍和39倍。优异的去除性能与其独特的非晶态结构以及类金属元素的添加有关,处于亚稳态的非晶态结构提供给Fe78Si9B13非晶合金条带中的铁原子更高的化学反应活性,而类金属元素的添加能够促进Fe78Si9 B13非晶合金条带表面产物层脱落。同时,Fe78Si9B13非晶合金条带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本文所研究的环境条件下,Fe78Si9B13非晶合金条带在60 min内对水中的Cu(Ⅱ)均能彻底的去除。重复性实验显示,条带在高浓度的含Cu(Ⅱ)废水中不会失去活性,剩余条带可重复使用直至消耗尽,在低浓度的含Cu(Ⅱ)废水中使用5次后仍保持50.7%的去除率。通过研究Fe78Si8B14非晶合金粉末去除水中Ni(Ⅱ)的性能,Fe78Si9B13非晶合金粉末主要通过还原和吸附的方式固定水中的N i(Ⅱ),去除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Fe78Si8B14非晶合金粉末的亚稳态的非晶结构使得Fe78Si8 B14非晶合金粉末具有更高的化学活性,粉末表面富集的类金属氧化物可以保护基体的高活性表面在大气中不被钝化。相同条件下,Fe78Si8B14非晶合金粉末对水中Ni(Ⅱ)的去除速率是300目铁粉的20倍,反应过程中粉末表面在被铁氧体完全覆盖时,会失去对N i(Ⅱ)的还原作用,但仍可通过吸附的方式去除水中的Ni(Ⅱ)。环境因素对Fe78Si9B13非晶合金粉末的去除性能影响较大,升高温度,弱酸性和碱性环境均可显著提高粉末的去除性能。
语种中文
页码68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4943]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金祺. Fe-Si-B非晶合金去除水中Cu(Ⅱ)和Ni(Ⅱ)的性能研究[D].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