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西和县东山H3-1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
作者韩笑
答辩日期2018
导师崔凯 ; 任晓东
关键词东山H3-1滑坡 稳定性 极限平衡分析 有限元分析 治理措施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我国属地质灾害多发国家,特别是滑坡地质灾害,发生频次尤其之多,根据2016年全国地质灾害类型构成可以看出滑坡占总灾害比例76.2%,属于危害性极大的地质灾害。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位于嘉陵江西汉水支流漾水河上游,地处西礼盆地;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较为强烈,地层岩性组合多样,是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区域之一。鉴于此,为了掌握该地区滑坡的特点及治理措施,本文依托西和县东山H3-1滑坡治理工程,在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手段对西和县东山H3-1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其治理方案和措施的有效性与适宜性开展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收集区域相关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特征,初步了解东山H3-1滑坡的地质背景。该区域降水充沛且时空差异显著、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组合多样、新构造运动强烈、人类工程活动程度中等,为东山H3-1滑坡变形破坏提供前提和基础。(2)了解区域地质环境特征后,利用测绘为手段掌握了坡体的形态特征,结合钻探和坑探等勘察手段对坡体的物质组成进行全面勘察,并依此采取典型剖面的原状样品,开展物理力学等工程特性指标的相关测试。结果表明,滑体土为粉质粘土,其结构疏松、孔隙发育、含水率低,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滑带土为半成岩泥岩碎屑,胶结差,属于极软岩,抗风化能力弱,力学强度低,饱和状态下泥化;滑床为泥岩,上部属于强风化泥岩,岩体较为破碎,力学强度较低,遇水极易软化,这为滑坡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3)结合东山H3-1滑坡区域地质环境特征和滑坡发育特征,初步分析了滑坡的影响因素与发育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定性分析应用自然历史分析法,定量分析选取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法,因为滑坡受降雨和地震的影响最有可能发生灾害,所以分别对天然工况、降雨工况和地震工况下的滑坡典型剖面进行计算,进而对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可以看出,H3-1滑坡属于推动式滑坡,在降雨和地震工况下出现失稳,与现场实际调查情况相吻合。(4)针对H3-1滑坡稳定性状况差,对其治理的必要性进行总结,进而给出防治原则和治理目标,同时给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即采用坡脚抗滑桩+夯填反压+综合排水,并配合使用土钉及锚索等进行综合治理。最后,采用Midas GTS NX有限元软件对加固后的滑坡进行数值验算,验证加固方案的合理性,对同类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语种中文
页码84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4508]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韩笑. 西和县东山H3-1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措施研究[D].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