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中美两国报纸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批评性话语研究
作者何文鑫
答辩日期2018
导师吕丽生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报道 中国雾霾 意识形态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自2013年起,中国的雾霾日益严重,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中美两国的报纸都很关注中国雾霾问题。从批评性话语分析角度来研究新闻报道的主题主要集中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然而关于环境新闻的研究,尤其是雾霾污染的研究很少涉及。本研究以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式为理论框架,试图对《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关于中国雾霾的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以期找出两份报纸在报道中国雾霾方面的异同之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外文报纸。通过对两个语料库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两份报纸对中国雾霾新闻报道的异同之处。它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中美的报道者都很关注中国的雾霾问题,报道都涉及雾霾问题的各个方面:原因,严重后果,政府采取的措施以及人们对雾霾问题的反应。然而,他们报道新闻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在及物性方面,两份报纸选择了不同的过程和参与者来报道雾霾事件。在情态方面,两份报纸运用不同的情态动词来维护各自国家的利益。不难看出,两个国家的报道者在报道新闻时受其各自意识形态的影响。在他们的报道中,尽管都涉及了中国雾霾问题的各个方面。但是,两者的报道有不同之处。在报道雾霾的后果时,美国报道者突出雾霾的严重性,而中国的报道者更加客观。在报道政府和人们对雾霾的反应时,美国报道者强调中国政府的低效率,不关心公众。然而,中国报道者更加关注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以及与公众的团结一致。由此得出,在撰写新闻报道时,报道者经常通过操纵语言来维护他们各自国家的利益,保持各自政府的立场。
语种中文
页码77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4400]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文鑫. 中美两国报纸关于中国雾霾报道的批评性话语研究[D].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