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甘肃民勤半荒漠地区人工藻结皮的固沙效果研究
作者杨利云
答辩日期2017
导师刘左军 ; 金红喜
关键词人工生物结皮 具鞘微鞘藻 土壤理化性质 种子萌发 抗风蚀作用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荒漠藻类作为一类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生物类群,在荒漠化综合治理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荒漠藻结皮具有防风固沙、防止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和物种拓殖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因此在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利用荒漠藻类结皮来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人工荒漠藻结皮技术是指人为的采取一系列措施使荒漠藻类在流沙表面快速形成一层生物结皮的过程,从而达到使用微生物藻类进行快速治沙的目的。本研究以具鞘微鞘藻为实验材料,通过野外采样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从人工藻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人工藻结皮对四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人工藻结皮对抗地表风蚀作用的影响以及野外原位结皮对荒漠化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四个方面出发,初步研究了人工藻结皮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对甘肃民勤半荒漠地区的固沙效果,为荒漠化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数据。实验结果表明:(1)人工藻结皮的形成,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人工藻结皮覆盖土壤后,与CK(未接种的流沙)组相比,土壤容重和p H值均有明显的降低,而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全N、全P含量以及速效N、速效P和速效K含量却均有显著的提高。且在初始藻接种量为10ug·cm-2时结皮对土壤质量的改善作用最大,不同立地条件中,背风坡土壤基质中结皮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最显著。(2)不同的人工藻结皮的形成对四种沙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种而异,人工藻结皮对沙米、籽蒿和红砂三种植物种子萌发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对花棒种子的萌发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在坡顶、迎风坡和背风坡土壤上结皮,沙米、籽蒿和红砂三种植物种子均在初始接种量为10ug·cm-2时表现为结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程度最大,而在丘间地土壤的结皮上,此三种植物种子均在以5ug·cm-2的初始接种量结皮时结皮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程度最大;花棒种子在人工藻结皮上的萌发率均显著低于在流沙上的萌发率,且表现为随着初始藻接种量的增大而减小。(3)人工藻结皮的形成可以有效提高土壤颗粒的起动风速,降低土壤的风蚀强度;在较大风速时,荒漠藻结皮可明显提高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和摩阻风速,并且结皮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和摩阻风速与结皮的破损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不同藻结皮的风速廓线均呈对数分布,且结皮对风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150mm的高度以内;当结皮破损率为50%时,结皮空气动力学粗糙度长度、摩阻风速和风速廓线变化最为明显。(4)原位人工藻结皮的形成,对土壤的养分具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并且这种养分富集作用随着结皮发育年限的增长而增大;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在野外人工藻结皮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应当以初始接种量为10μg·cm-2接种为最佳,并且人工管护阶段应以初始浇水量为1000 m L·m-2,浇水方式为W(晚上浇水)为宜。
语种中文
页码67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3139]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利云. 甘肃民勤半荒漠地区人工藻结皮的固沙效果研究[D]. 201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