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理工大学  > 兰州理工大学
题名湿迁移对外墙外保温系统损伤研究
作者詹先鹏
答辩日期2016
导师周茗如
关键词湿迁移 外墙外保温系统 红外热成像 冻融循环 透湿率
学位名称硕士
英文摘要建筑节能促使绝热材料及保温体系迅速发展,加速了绝热材料的更新换代。外墙外保温系统中大量采用导热系数低的高效保温材料的同时,忽略了材料透湿率对保温系统的影响。外墙外保温系统仅仅从保温的方面来决定构造设计是有缺陷的,必须兼顾湿迁移的影响。外墙外保温系统基本消除了内表面结露的问题,但保温层结露、结冰的风险依然存在,外墙外保温系统在热量迁移的同时必定伴随着湿分的迁移,研究湿迁移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损伤以提高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寿命对建筑节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外墙外保温系统耐久性研究方面,基于各材料层的强度、温度场等的研究资料及对各种建筑材料透湿率的测试实验较多,且研究成果差异较大。而针对外墙外保温系统湿积累引起的损伤及岩棉保温板透湿率的研究尚不多见,并且对材料透湿率的测试没有统一的仪器,本文以甘肃省建设科技攻关项目“蒸汽渗透对外墙外保温系统损伤机理研究”(项目编号JK2015-153)为依托,研究了湿迁移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损伤并优化实验装置和设备测试了岩棉保温板的透湿率,并分析了影响岩棉保温板透湿率的因素。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介绍了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湿分迁移原理,将湿迁移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损伤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湿迁移对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损伤包括降低其保温性能、粘结强度、安全性能和美观程度。2、用红外热像仪分析研究实际工程中由湿迁移引起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缺陷,包括:渗漏、空鼓、导热系数的变化,归纳、总结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由湿迁移造成的缺陷,通过红外热像法检测出湿迁移引起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缺陷大多出现在外墙窗户四周边界处或不同材料层接缝位置以及板缝处。3、对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湿分形成的冻融作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混凝土外墙、岩棉保温板和面砖分别经受50次、100次和150次冻融下的应力和变形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冻融损伤引起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应力集中和变形最大值大多出现在外墙窗户四周边界处或不同材料层接缝位置以及板缝处。4、由于现有的外墙保温材料的透湿率通常都达不到实际要求,文章选取了透湿性能相对较好的岩棉保温板进行了“湿杯”实验,测试了岩棉保温板在不同环境湿度、不同表观密度和不同厚度情况下的透湿率,并给出了拟合公式,讨论了各因素影响岩棉保温板透湿率的情况:(1)岩棉保温板在相对湿度差为10%~45%范围内,透湿率受相对湿度差的影响较小,当相对湿度差超过45%后,岩棉保温板的透湿率受相对湿度差的影响较大。(2)岩棉保温板的表观密度在70kg/m3~150kg/m3范围内,透湿率随着表观密度的增大降低较快,而在这个范围之外,透湿率的变化随表观密度的增大变化缓慢。(3)岩棉保温板的厚度在40mm~90mm范围内,透湿率随着厚度的增大逐渐减小。
语种中文
页码78
URL标识查看原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lut.edu.cn/handle/2XXMBERH/91690]  
专题兰州理工大学
作者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詹先鹏. 湿迁移对外墙外保温系统损伤研究[D]. 201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