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冲击表面改性机理及实验研究
作者杨灏1,2
答辩日期2020-04-0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授予地点沈阳
导师王天然 ; 赵吉宾
关键词激光冲击强化 机械性能 微观结构 疲劳寿命
学位名称博士
其他题名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and Experimental of High Performance Metal Parts Surface Properties by Laser Shock Processing
学位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英文摘要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设备中高性能金属零件的技术指标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新型合金材料的研发周期较长、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往往采用强化的方法对现有金属材料进行加工处理,以满足大量工业需求。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金属材料表面强化技术,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激光器发出的高能激光作用在金属材料表面产生高能冲击波,使金属材料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同时在表面引入强大的残余压应力场,增加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材料机械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本文主要针对不同性质的金属材料强化的影响及响应机制和相关的关键技术这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内容如下:1.激光系统采用钇铝石榴石系统,激光的波长为1064nm,冲击过程采用水约束层模型,此过程中所产生的冲击压力在空间内传播过程较为复杂,通过水约束层模型与广义胡克定律建立冲击波压力与表层应力变化过程的空间残余应力模型,并对材料表面冲击波压力的影响层深度以及峰值残余压应力进行估算,为后续研究中不同材料的冲击数据分析提供理论支撑。2.针对高塑性材料激光冲击强化表面特性进行分析。激光冲击高塑性材料的过程中,在低光功率密度阶段其力学性能表现出明显差异,而在高光功率密度阶段其力学性能趋于一致。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高塑性材料的晶粒内部位错激活阈值与外部载荷之间的相互关系。低光功率密度激光作用在材料表面时,材料的塑性形变主要依赖于晶间滑移机制,此时外部载荷未达到位错激活阈值,晶粒尺寸不会出现明显变化。继续增加激光功率密度,当激光所产生的外部载荷达到并超过材料的位错激活阈值时,材料的塑性形变逐渐由晶间滑移机制为主转变为位错堆积晶间机制为主,由于位错结构大量出现,晶粒尺寸发生明显改变,微观织构的改变引起宏观性能改变,此时材料的各项性能结果趋于一致。3. 研究硬质金属材料激光冲击强化的响应机制。硬质金属材料激光冲击后其表面的分布呈现非均质现象,对其表面完整性造成较大影响。表面非均质现象主要是在塑性变形区域内产生反向凸起。其产生有两方面原因:1.硬质金属材料硬化过程往往是由滑移硬化系统演化形成。由于材料各向异性,导致各滑移系统中的应变响应不均衡,滑移过程中出现表面应变非均质的现象。在不同晶界间常常会产生晶界间的切应力,临界切应力随晶粒中的累积切应变而变化。2. 通常在静态微元体两侧的应力并不完全相同,在静力状态下处于应力平衡。当瞬时动态过程中两侧应力出现差值,瞬时动态过程结束时,微元所产生的内应力不断累积,当超过材料的屈服强度时产生反向形变,形成反向凸起。通过对其影响层深度的研究表明,与激光冲击影响层深度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可以通过表面抛光或者电化学方式消除反向凸起,这样既能保证表面完整性也不会影响激光冲击效果。 4.分析金属材料表面涂层激光冲击强化过程。由于金属材料表面涂层的存在,激光冲击所产生的等离子体冲击波将不直接作用在材料基体表面,而是首先作用在涂层材料上,涂层材料吸收激光能量作用在材料基体上。当涂层材料获得较高冲击波压力向材料基体方向传播时,强大的冲击波压力使涂层与材料结合更为致密,此过程不产生热效应属于纯机械作用过程,不影响涂层与材料基体的性质。另外,涂层与基体结合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基体的塑性形变,形变过程中基体残余应力以及硬度都有较为明显的增加。5. 针对应力调控提出两种新方法。首先从路径与应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目前传统激光冲击强化路径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1.表面应力分布不均。2.单轴负载过高。因此提出一种新的激光冲击强化路径单元避免上述问题。从仿真与实验两方面对应力波的叠加以及金属材料边缘回弹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改善路径单元的力学分布规律以及力学反馈过程。其次从冲击次数、光功率密度与应力分布关系进行分析。传统激光冲击强化理论模型中,激光所产生的冲击波使金属材料表面塑性形变达到最大值时,效果最好,多次冲击可以更好的增加冲击效果,但是也会增加局部应力集中,产生晶间断裂现象。针对这个问题,从激光功率密度以及冲击次数方面对传统模型的应力调控进行研究。
语种中文
产权排序1
页码122页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a.cn/handle/173321/27169]  
专题工艺装备与智能机器人研究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2.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杨灏. 高性能金属零件激光冲击表面改性机理及实验研究[D]. 沈阳.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