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关键问题
高吉喜; 刘晓曼; 周大庆; 马克平; 吴琼; 李广宇
刊名生物多样性
2021
卷号29期号:03页码:290-294
关键词整合优化 保护生物多样性
ISSN号1005-0094
英文摘要自然保护地建设是国际公认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优质生态产品与服务、维系生态系统健康的最重要和最有效途径。自然保护地作为中国自然生态空间最精华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是美丽中国的重要象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首要地位(唐小平等, 2019)。从1956年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地以来,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保护体系逐步完善,建立了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组成的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已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约1.18万处,大约覆盖了陆域国土面积的18%,占海域面积的4.6%(高吉喜等,2019),无论从数量上还是面积上均位居世界前列,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及自然遗迹,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bcas.ac.cn/handle/2S10CLM1/22698]  
专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
3.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4.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高吉喜,刘晓曼,周大庆,等. 中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关键问题[J]. 生物多样性,2021,29(03):290-294.
APA 高吉喜,刘晓曼,周大庆,马克平,吴琼,&李广宇.(2021).中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关键问题.生物多样性,29(03),290-294.
MLA 高吉喜,et al."中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关键问题".生物多样性 29.03(2021):290-29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