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干湿指数的省域长历时气象干旱变化 特征及其对旱作粮食单产的影响
孔令颖2; 扶松林2; 韩晓阳1; 刘文兆1,2
刊名水土保持研究
2020
卷号27期号:3页码:159-167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象干旱 干燥度 陕西省 粮食产量
英文摘要

干旱是陕西省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干旱频发对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等诸多方面均造成了严
重影响。通过选取陕西省22个气象站点1960 — 2017年逐日地面气象数据,基于传统的潜在蒸散与降水量之比构成
的干湿指数,由FAO56 - PM 潜在蒸散量对干旱指标进行重新界定,从长时序上分析了陕西省气象干旱的时空变化特
征。结果表明:( 1
)由 FAO56 - PM 公式重新界定的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干燥气候分区界限值分别为
0. 58 ,
1. 17 , 1. 77 , 2. 36 , 4. 74 ,全省大多数地区年干燥度呈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陕北南部与关中地区;( 2 )全省各站点多年平
均年干燥度整体呈由北向南逐渐减小分布,干湿气候界线年代际波动较明显;( 3 )全省多年干旱发生频率整体呈增加
趋势,分布情况为从陕北向关中先逐渐减小后又略微增大,再从关中向陕南又逐渐减小。春、秋、冬季干旱频率都为增
加趋势,夏季为减少趋势;( 4 )省内北部干旱程度大于南部,不旱年数从陕南向陕北依次减少,微旱多发于陕南地区,
中旱为关中地区,大旱为陕北地区,微旱和中旱多发于夏季,大旱主要发生于冬季与春季;( 5 )以旱作为主的陕北地区
干燥度与降水量对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10028]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孔令颖,扶松林,韩晓阳,等. 基于传统干湿指数的省域长历时气象干旱变化 特征及其对旱作粮食单产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20,27(3):159-167.
APA 孔令颖,扶松林,韩晓阳,&刘文兆.(2020).基于传统干湿指数的省域长历时气象干旱变化 特征及其对旱作粮食单产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27(3),159-167.
MLA 孔令颖,et al."基于传统干湿指数的省域长历时气象干旱变化 特征及其对旱作粮食单产的影响".水土保持研究 27.3(2020):159-16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