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空间邻近效应和保护成效评估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左丹丹1,2; 罗鹏2; 杨浩2; 牟成香2; 李月蛟2; 莫利2; 李婷2; 罗川2; 李红林2; 吴素娟2
刊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
卷号25期号:4页码:854-861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 景观指数 保护成效 空间邻近效应
ISSN号1006-687X
DOI10.19675/j.cnki.1006-687x.2018.11030
其他题名Assessing the space neighborhood effects and the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a protected area a case study from Zoige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目前多采用比较保护地建立前后时间序列上或与邻近区域比较的方法判断保护地的保护成效,而未充分考虑保护地的空间邻近效应和空间异质性,因此影响了其准确性.为进一步改进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技术方法,识别辨析人为保护管理措施在高寒草地-沼泽湿地区域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景观生态学效应,以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案例,采用BACI试验设计思路,以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和蔓延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等为指标,定量分析若尔盖保护区的空间邻近效应和保护成效.结果显示:(1)保护区内湿地面积呈缩减趋势,灌丛、草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但沙化地面积减少;(2)若尔盖保护区存在空间邻近效应,为泄漏效应;(3)若尔盖湿地整体上仍呈破碎化趋势,但若尔盖自然保护区内大斑块面积减少趋势得到延缓,斑块间连通性降低趋势减小.本研究表明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减缓了边界范围内景观破碎化趋势,取得保护成效;建议在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内人为活动管控的同时,强化邻近区域的保护,以消除正在出现的孤岛化现象.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Environmental Sciences & Ec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570291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30748]  
专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领域_生态研究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610041
2.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 四川 610041,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左丹丹,罗鹏,杨浩,等. 保护地空间邻近效应和保护成效评估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25(4):854-861.
APA 左丹丹.,罗鹏.,杨浩.,牟成香.,李月蛟.,...&吴素娟.(2019).保护地空间邻近效应和保护成效评估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5(4),854-861.
MLA 左丹丹,et al."保护地空间邻近效应和保护成效评估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5.4(2019):854-86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