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叶黄精组培快繁技术
陆静; 张赤红; 吴瑜
刊名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9
卷号25期号:5页码:1222-1227
关键词大叶黄精 根茎芽 组织培养 快繁体系
ISSN号1006-687X
DOI10.19675/j.cnki.1006-687x.2018.11043
其他题名Investigating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 of a Polygonatum kingianum variety distributed in Sichuan
产权排序1
文献子类Article
英文摘要黄精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较低的自然繁殖速度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建立黄精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可以高效获得大量优质种苗在生产上应用.首次以四川主载品种大叶黄精地下根茎芽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体系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外植体消毒先用0.5 g/L的多菌灵溶液预处理12 h,再用0.2% HgCl_2灭菌6 min + 6 min,污染率可得到有效控制;四川大叶黄精根茎芽最适宜的初代培养基为MS + 6-BA 0.5 mg/L + NAA 0.5 mg/L,萌发率达35%,长势健壮;不定芽分化培养基为MS + 6-BA 3.0 mg/L+ NAA 0.2 mg/L,平均不定芽诱导个数为4.33个;壮苗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 + 2,4-D 0.5 mg/L + GA_3 0.5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NAA 1.0 mg/L + IBA 0.2 mg/L + AC 0.2 g/L,生根率达89%.本研究表明以大叶黄精的地下根茎芽为外植体可快速获得大量组培苗,其中细胞分裂素6-BA在大叶黄精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结果可为四川提供便捷优质大叶黄精供苗途径.
URL标识查看原文
WOS研究方向Biotechnology & Applied Microbiology (provided by Clarivate Analytics)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6606211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210.75.237.14/handle/351003/30772]  
专题环境治理与食品安全领域_农业生物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陆静,张赤红,吴瑜. 四川大叶黄精组培快繁技术[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25(5):1222-1227.
APA 陆静,张赤红,&吴瑜.(2019).四川大叶黄精组培快繁技术.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5(5),1222-1227.
MLA 陆静,et al."四川大叶黄精组培快繁技术".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5.5(2019):1222-122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