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根部年轮与导管特征的黄土高原苜蓿生长衰退分析
任丽媛; 李宗善; 王晓春
刊名生态学报
2018-11-05
卷号39期号:3页码:1041-1051
关键词苜蓿草地 年轮生长 导管大小 生长衰退 黄土高原
英文摘要紫花苜蓿作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重要人工草本物种,对控制水土流失、植被固碳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生态作用;但是苜蓿草地在黄土高原普遍出现生长不可持续的特征,在第6年左右植被出现明显生长衰退现象。本研究在黄土高原4个降水梯度(280、400、500 mm和550 mm)的地点采集紫花苜蓿和自然对照草本物种:委陵菜的根部年轮样品,并分析了紫花苜蓿与委陵菜的年轮宽度和导管大小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特征及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暖干化环境下,紫花苜蓿和委陵菜的年轮宽度随年龄增加都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在降水量偏低样点下降更为显著,这是由于植株在降水量偏低地点易遭受严重水分胁迫,以致无法满足生长所需的水分而造成根部生长速率明显减缓。紫花苜蓿根部导管大小随年龄增加均有明显下降趋势,在降水量偏低的样点下降趋势更加显著;这表明水分胁迫随年龄增加逐渐加剧,紫花苜蓿导管大小逐年下降以致不能满足自身生长的水分需求,植被生长呈衰退趋势,且在降雨偏低地区,苜蓿生长衰退出现时间较早。自然草本委陵菜根部导管大小随年龄增加均有明显上升趋势且在降水量偏低样点上升趋势更显著,这表明委陵菜通过增大根部导管大小、增加输水能力来满足随年龄增加不断上升的水分需求,这也说明委陵菜导管结构特征较好的适应了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环境,生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185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任丽媛,李宗善,王晓春. 基于根部年轮与导管特征的黄土高原苜蓿生长衰退分析[J]. 生态学报,2018,39(3):1041-1051.
APA 任丽媛,李宗善,&王晓春.(2018).基于根部年轮与导管特征的黄土高原苜蓿生长衰退分析.生态学报,39(3),1041-1051.
MLA 任丽媛,et al."基于根部年轮与导管特征的黄土高原苜蓿生长衰退分析".生态学报 39.3(2018):1041-105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