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处理过程次生风险的产生与控制研究进展
张昱; 田甜甜; 马春萌; 杨敏
刊名生物产业技术
2019-03-15
期号2页码:28-37
关键词废水 废弃物 生物处理 次生风险因子
英文摘要生物技术被认为是最清洁、最安全、也是最经济的废水和废弃物处理技术,然而,随着抗生素、全氟化合物前体物等化学物质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会产生次生风险因子——抗生素耐药细菌、抗性基因以及全氟化合物等,导致潜在的健康和生态风险。以畜禽养殖废弃物生物处理过程为例,重点探讨了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过程中耐药细菌和抗性基因的产生和去除效果,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同时,简介了抗生素生产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生物转化产生的抗性基因和全氟化合物等次生风险因子问题。最后,提出关注生物处理次生风险问题,加强环境管理和研发源头预处理、生物处理过程控制和深度末端保障技术等技术思路。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2048]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张昱,田甜甜,马春萌,等. 生物处理过程次生风险的产生与控制研究进展[J]. 生物产业技术,2019(2):28-37.
APA 张昱,田甜甜,马春萌,&杨敏.(2019).生物处理过程次生风险的产生与控制研究进展.生物产业技术(2),28-37.
MLA 张昱,et al."生物处理过程次生风险的产生与控制研究进展".生物产业技术 .2(2019):28-3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