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水滑石基功能化缓蚀-涂层防护体系构建和机制研究
作者刘昂
答辩日期2020-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导师李伟华
关键词水滑石 缓蚀剂 涂层 自修复 电化学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英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腐蚀防护技术逐渐趋向于功能复合化的方向发展,而微纳米材料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LDH)作为二维材料家族的一员,集众多优点于一身,特别是灵活的组成和固有的阴离子交换性能,使其在高氯的海洋环境下具有先天的防护优势,因此能够在众多的微纳米材料中脱颖而出。但是在腐蚀防护领域,人们对LDH的合成以及结构特征研究甚少,特别是与无机或有机缓蚀剂的结合,传统的制备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缓释剂的插层效率低下,极大的限制了其缓蚀性能。此外,LDH作为粘土类材料,其与有机涂层基体之间存在不相容性,导致在涂层中的分散性较差。因此,本论文围绕LDH的合成、缓蚀剂的负载以及其与有机涂层基体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三个方面,结合先进和全面的微观表征技术,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致力于构建一套集绿色、高效、功能化于一体的缓蚀涂层防护体系。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

  1.  

  1.在LDH的可控合成与生长机制方面,结合LDH的合成反应机理,探讨了反应气氛、生长温度、时间、pH以及层间阴离子对LDH的形貌、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CO2LDH的层间阴离子具有很大的影响,溶液和空气中的CO2都可以参与LDH的合成反应生成CO32− 并插层到LDH层间,且其与LDH层板的结合优先级明显的高于NO3生长温度和时间主要影响LDH的晶粒尺寸,特别是增加温度(65 ℃ ~ 110 ℃)可以使LDH的尺寸成数倍增长,即从几百纳米增加到几微米。pHOH浓度)对LDH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适当的pH10 ± 0.5),可以获得典型的片状的LDH;而pH过低或过高时,产物主要为不规则的金属氧化物,并呈现出明显的聚集和堆叠。此外,对于小的无机阴离子缓蚀剂如NO2MoO42−,可以直接通过共沉淀法合成,并且获得的产物均为单相结构。

  2.在提高缓蚀剂的负载率方面,利用LDH的记忆效应,创新性的通过剥离重构法合成了高负载量有机缓蚀剂(5−甲基−2−巯基−1,3,4−噻二唑,MTT)的LDH。结果表明,重构后的产物不仅能够恢复LDH典型的层状结构,而且还可以获得纯净的MTT 插层的LDH。而传统的阴离子交换法并不能实现完全的交换取代,获得的LDH−MTT 为多相结构。此外,通过剥离-重构制备的LDH,其缓蚀剂的负载量相比于离子交换法提高了约3倍,并且其对Cl 还具有快速的响应释放性能。电化学结果表明,剥离重构法获得的LDH−MTT 3.5 wt.% NaCl溶液中对碳钢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最大缓蚀效率约为94%,相比于离子交换法制备的LDH−MTT 提高了30%以上。

  3.在提高LDH与涂层基体的相互作用方面,提出了三种高效的分散策略:

  首先,创新性的引入石墨纤维(GF)来提高LDH与涂层基体的相互作用: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氧化石墨纤维(OGF)表面原位生长LDH纳米片阵列,然后将其添加到有机涂层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中制备高分散性复合涂层。结果表明,LDH在涂层基体中存在明显的团聚现象,会引入较多的缺陷;而OGF/LDHPVB基体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呈单根交错分布。腐蚀实验表明LDH的加入虽然可以提高PVB涂层的屏障性能,但由于缺陷的存在,更易发生点蚀;相反,OGF/LDH的加入能够显著的提高PVB涂层的防腐蚀性能,在浸泡30天后,阻抗值变化较小,依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08 ~ 109 Ω cm2)。

  其次,基于单层LDH纳米片制备了仿生多层杂化膜:首先通过自下而上法直接合成了大量、均匀的单层LDH纳米片(LDH-NS),然后通过一步共组装法制备了类珍珠层的多层杂化膜。结果表明,LDH-NS具有超薄的结构(0.71 nm)和高表面活性,与PVB分子之间存在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氢键),并且能够在流动和重力引导的取向下,在涂层中沿基体表面有序的排列和堆叠。腐蚀实验表明,多层的PVB/LDH−NS复合膜能够有效的抑制腐蚀介质的扩散,提高膜层的耐蚀性。

  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制备了集优异的屏障和自修复性能于一体的LDH基功能化仿生复合涂层:首先通过共沉淀法直接合成了插层无机缓蚀剂(钼酸根)的LDH,并成功的对其进行了表面硅烷化改性,然后结合LB和旋转涂膜法制备了类珍珠层结构的PVB/LDH复合涂层。结果表明,该复合涂层(含有3.4 wt.% LDH纳米片)具有十分优异的屏障性能,在浸泡50天后,其阻抗值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010 ~ 1011 Ω cm2),相比于纯PVB涂层提高了5个数量级。此外,当腐蚀介质(Cl)渗透进涂层到达碳钢表面时,涂层中的LDH能够响应的释放缓蚀剂MoO42−,并参与到碳钢的腐蚀反应中,生成致密的钝化层Fe2(MoO4)3FeMoO4覆盖在暴露的碳钢表面,进而有效的抑制腐蚀介质的进一步侵蚀,即表现出较好的自修复性能。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海洋科学其他学科
目次

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常用防腐蚀措施简介 1
1.2.1 缓蚀剂 2
1.2.2 涂层技术 3
1.2.3 电化学保护技术 6
1.3 微/纳米材料在海工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6
1.3.1 在缓蚀剂领域的应用 6
1.3.2 在涂层技术领域的应用 8
1.3.3 在光电化学阴极保护领域的应用 13
1.4 水滑石及其应用 14
1.4.1 水滑石简介 14
1.4.2 水滑石的性质特征 15
1.4.3 水滑石的应用 18
1.4.4 水滑石在腐蚀防护中的应用 19
1.5 课题的提出 22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3
第2章 LDH的合成与影响因素研究 25
2.1 引言 25
2.2 实验部分 25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5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6
2.2.3 材料合成与制备 27
2.2.4 材料表征 28
2.3 结果与讨论 28
2.3.1 反应气氛(CO2)对LDH的影响 28
2.3.2 反应温度和时间对LDH的影响 29
2.3.3 pH对LDH的影响 31
2.3.4 不同层间阴离子对LDH的影响 32
2.4 本章小结 34
第3章 高负载量LDH−MTT− 制备及其缓蚀性能研究 37
3.1 引言 37
3.2 实验部分 38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8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8
3.2.3 材料合成与制备 39
3.2.4 材料表征 42
3.2.5 LDH的缓释和离子交换性能测试 42
3.2.6 缓蚀性能测试 43
3.3 结果与讨论 44
3.3.1 LDHs及其单层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特征 44
3.3.2 LDHs的化学组成 47
3.3.3 LDHs的负载量及其缓释动力学 49
3.3.4 LDHs的缓蚀性能 51
3.3.5 LDHs的缓蚀机理 61
3.4 本章小结 62
第4章 高分散PVB/OGF/LDH复合涂层研究 63
4.1 引言 63
4.2 实验部分 63
4.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63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64
4.2.3 原位液相生长制备OGF/LDH复合物 65
4.2.4 PVB/OGF/LDH复合涂层制备 66
4.2.4 材料表征 67
4.2.5 涂层防腐蚀性能测试 67
4.3 结果与讨论 68
4.3.1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 68
4.3.2 材料的化学组成 69
4.3.3 复合涂层的形貌和结构特征 72
4.3.4 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74
4.3.5 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机理 80
4.4 本章小结 81
第5章 基于单层LDH的仿生杂化膜研究 83
5.1 引言 83
5.2 实验部分 84
5.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84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84
5.2.3 材料合成与制备 85
5.2.4 材料分析与表征 87
5.2.5 LDH杂化膜的防腐蚀性能测试 87
5.3 结果与讨论 88
5.3.1 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特征 88
5.3.2 材料的化学组成 90
5.3.3 杂化膜的形貌和结构特征 91
5.3.4 杂化膜的化学组成 95
5.3.5 杂化膜的防腐蚀性能 96
5.3.6 杂化膜的防腐蚀机理 100
5.4 本章小结 101
第6章 具有优异的屏障和自修复性能的LDH基仿生复合涂层研究 103
6.1 引言 103
6.2 实验部分 103
6.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03
6.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104
6.2.3 LB和旋转涂膜法制备仿生多层PVB/LDH−MoO42− 复合涂层 105
6.2.4 材料表征 108
6.2.5 LDH−MoO42− 的释放动力学和缓蚀性能测试 108
6.2.6 复合涂层表征 109
6.2.7 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测试 109
6.3 结果与讨论 109
6.3.1 LDHs的形貌和元素组成 109
6.3.2 LDHs的化学组成 111
6.3.3 LDH−MoO42− 的缓释动力学和缓蚀性能 113
6.3.4 复合涂层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组成 116
6.3.5 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 121
6.3.6 复合涂层的自修复性能 126
6.3.7 复合涂层的防护机理 132
6.4 本章小结 133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135
7.1 论文总结 135
7.2 论文创新点 136
7.3 不足与展望 137
参考文献 139
致 谢 165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67

页码168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qdio.ac.cn/handle/337002/164631]  
专题海洋研究所_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发展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昂. 水滑石基功能化缓蚀-涂层防护体系构建和机制研究[D].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