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地球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研究生
题名喀斯特关键带碳通量研究——以普定站沙湾自然恢复样地为例
作者王彦伟
答辩日期2019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导师王世杰、罗维均
关键词喀斯特关键带 碳通量 土壤呼吸 洞穴通风 涡度相关
其他题名Carbon flux of karst critical zone: A case study from the Shawan natural restoration field, Puding, Southwest China
英文摘要

本论文选取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内的自然恢复样地,建立了以碳通量观测为核心的基于喀斯特关键带理念的综合观测系统,主要包括大气-冠层界面的涡度相关法观测系统、土壤-大气界面的多通道自动箱法观测系统和洞穴-大气界面的CO2浓度梯度观测系统。另外站内有标准气象站可提供相关辅助气象参数,洞穴内部也安装了温湿度、气压、风速、滴率等传感器来记录洞穴微气象变化,以及RAD7型氡气测量仪来记录洞穴氡气浓度变化,用来示踪洞穴通风过程。经过2015至2018年的连续观测,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沙湾自然恢复样地在2010年退耕后,植被恢复明显,观测期间(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样地基本被植被完全覆盖。观测期间,年际降雨变化幅度较大,经历了由极高(2015年降雨量为1637 mm)到极低(2016年降雨量为963 mm)到逐步升高的过程(2017和2018年降雨量分别为1166、1454 mm);年均气温呈小幅下降趋势(16.5降至16.1℃);全年光合有效辐射经历了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全年光合有效辐射与降雨量呈单峰曲线关系,在降雨量为1500 mm左右时全年光合有效辐射达到峰值。2016至2018年平均生态系统净交换(NEE)大小为544±77 g C m-2 a-1,其中雨季(4至9月)占全年NEE的68 %至82 %,NEE随全年光合有效辐射增加而增加,随土壤温度增加而减小。植被调查结果显示生物量增加所导致的碳汇大小约为95 g C m-2 a-1。植被生物量增加是NEE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其值远小于涡度相关法观测结果。可能与所选样方代表性不足以及根生物量无法准确计算造成植被调查法结果低估和涡度法所测碳汇包含岩溶有关,但两者相加在量级上仍不足以解释所测NEE较高的原因。本论文根据对洞穴通风过程的监测和洞穴碳排放的估算,发现土壤呼吸产生的CO2有一部分向下扩散至洞穴裂隙并集中以点源的方式排放到大气中,因为受涡度相关法的足迹与权重问题影响,该部分CO2无法被涡度相关法全部观测到,甚至一部分排放完全不在涡度相关法的足迹范围内,导致涡度相关法所测生态系统呼吸偏低,进而导致所测NEE的高估。(2)土壤碳通量异质性较大,以2号观测点为例,土壤碳排放大小平均为973±45 g C m-2 a-1,其中雨季约占70 %左右。土壤碳通量主要受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的耦合变化控制。当5 cm处土壤温度低于30 ℃左右时,土壤碳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指数关系,温度敏感性指数Q10为3.3;当土壤温度超过30℃之后,土壤含水量会明显降低,进而使得土壤碳通量减小。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估算区域土壤呼吸时要考虑土壤分布的空间不连续性,否则会导致土壤呼吸的严重高估。同时,土壤呼吸产生的CO2也有可能向下扩散至裂隙洞穴等再经过洞口集中排放,其占比还需进一步研究。 (3)样地内洞穴(沙湾洞)CO2浓度呈现短期至季节以及年际变化,变化范围约为1000至22000 ppm。季节尺度上,以夏天最低、秋天升至最高、冬天降低、春天小幅升高为主要特征;年际尺度上,峰值从2015年的16000 ppm 增加至2018年的22000 ppm。洞穴二氧化碳和洞穴氡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本论文通过对全球有连续监测的35个洞穴氡气季节变化和洞穴结构形态进行归纳整理,将其分为3种季节变化类型和5种通风模式。对于沙湾洞而言,当洞穴温度和大气温度接近时,洞穴通风弱,导致二氧化碳和氡气的累计;当洞穴温度低于大气温度时,受密度差驱动,导致洞穴内部气流向下运移,从而使得大气通过洞口进入洞穴,混合作用使得洞穴二氧化碳浓度和氡气浓度降低;当洞穴温度高于大气温度时,洞穴内气流向上运移,从而带来包气带高浓度二氧化碳和氡气,使得洞穴二氧化碳和氡气浓度升高。初步估算,沙湾洞通过上部洞口向大气碳排放量约为每年2.3吨。(4)综上所述,喀斯特地区坡耕地退耕后,自然恢复过程可以显著增加生物量,进而形成植被碳汇。另外,由于喀斯特地区地下空间发育,其二氧化碳浓度远高于大气背景值,形成次级碳库,在与大气交换过程中形成碳源,其本质是喀斯特地区土壤二氧化碳向下扩散以及土壤有机质下渗至包气带后分解所形成的地下次级碳库通过洞口和裂隙向大气的再排放过程,体现了喀斯特地区碳循环过程的复杂性和独特性。涡度相关技术本身在复杂下垫面情况下已有很多成功的应用,但在数据解释时需要因地制宜的考虑所观测对象的特殊性,特别是在喀斯特地区,不能忽视地下通风过程的影响。

语种中文
页码10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gyig.ac.cn/handle/42920512-1/10753]  
专题地球化学研究所_研究生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彦伟. 喀斯特关键带碳通量研究——以普定站沙湾自然恢复样地为例[D].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