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闫帮国5; 刘刚才6; 樊博5; 何光熊5; 史亮涛5; 李纪潮5; 纪中华7
刊名植物生态学报
2015
卷号39期号:8页码:807-815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学 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可塑性 生物量
ISSN号1005-264X
其他题名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nt stoichiometry and biomass in an arid-hot valley, Southwest China
英文摘要了解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对生物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对预测全球变化下植物生产力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了解干热河谷地区植物化学计量学塑性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变化的关系, 该研究以当地的典型燥红土为基质, 观察水分、养分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6种植物的生长的促进作用, 并分析这种作用与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 水分、养分、物种及其二元交互作用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作用。养分添加处理增加了32.55%的生物量, 高频次水分处理增加了31.35%的生物量, 水分与养分复合处理下生物量增加了110.60%。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的变化与植物生物量对处理的响应具有显著相关性。其中, 植物总体K:Ca、K:Mg、K:Mn、K:Zn、Mg:Mn的变化与植物生物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表明水分和养分处理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影响了植物养分的平衡, 主要的变化趋势是高含量元素与低含量元素的计量比随着生物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此外, 相对于植物生物量变化, 处理类型和物种因素对多数化学计量学特征变化无显著影响, 表明水分和养分处理对化学计量学的影响具有相同的驱动机制, 即通过生物量变化最终影响化学计量学变化。植物生物量对水分和养分的响应可对植物化学计量学特征以及生态系统功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语种中文
CSCD记录号CSCD:5502179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de.ac.cn/handle/131551/49502]  
专题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_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作者单位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6.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闫帮国,刘刚才,樊博,等. 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J]. 植物生态学报,2015,39(8):807-815.
APA 闫帮国.,刘刚才.,樊博.,何光熊.,史亮涛.,...&纪中华.(2015).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植物生态学报,39(8),807-815.
MLA 闫帮国,et al."干热河谷植物化学计量特征与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植物生态学报 39.8(2015):807-81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