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放牧草地土壤碳固持速率和潜力
何念鹏1; 韩兴国2; 于贵瑞1
刊名生态学报
2012
卷号032期号:003页码:844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放牧是典型草地最重要的利用方式,弄清放牧对草地碳固速率的影响,将为我国内蒙古地区草地碳汇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通过在平坦草地和斜坡草地设置相同的放牧梯度实验(放牧强度0、1.5、3.0、4.5、6.0、7.5、9.0羊/hm2),探讨了放牧和地形对草地土壤碳固持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轻度放牧草地表现为碳固持,重度放草地表现为碳流失;对放牧草地而言,存在碳源/碳汇的转化阈值(或放牧强度),且坡地阈值低于平地。为了实现草地碳增汇目的,平坦草地的放牧强度应低于4.5羊/hm2(放牧期6—9月),斜坡草地应低于3羊/hm2。地形因素(平地VS斜坡)使准确评估放牧草地土壤的碳固持速率变得更加复杂。总之,内蒙古地区放牧草地具有较大的碳固持潜力,通过控制放牧强度是实现其碳固持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85788]  
专题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_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_CERN水分分中心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何念鹏,韩兴国,于贵瑞. 内蒙古放牧草地土壤碳固持速率和潜力[J]. 生态学报,2012,032(003):844.
APA 何念鹏,韩兴国,&于贵瑞.(2012).内蒙古放牧草地土壤碳固持速率和潜力.生态学报,032(003),844.
MLA 何念鹏,et al."内蒙古放牧草地土壤碳固持速率和潜力".生态学报 032.003(2012):84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