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溪洛渡库区滑坡危险性评价
熊俊楠1; 李伟2; 李进2; 赵云亮2; 龚颖2; 苏鹏程3; 朱吉龙2
刊名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
卷号000期号:003页码:700
关键词滑坡 库区 影响因素 层次分析法 信息量模型 危险性评价
ISSN号1004-8227
英文摘要通过高分辨率影像对溪洛渡库区段金沙江两岸5 km范围内滑坡灾害遥感解译,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已查明共有滑坡161处。从滑坡形成机理入手,选取高程、相对高差、坡度、坡向、岩性、地震、降雨等7个评价指标,首先分析滑坡与各因素的空间分布关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滑坡易发生在高程600~1 300 m、高差100~700 m、坡度15°~40°的区域,降雨量越大,滑坡发生的概率越大,且坡向对滑坡发生也有影响,其中东、东南、西、西北方向的滑坡相对较多;(2)极高和高危险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7.86%,却包含研究区76.4%的滑坡数量,说明这些区域滑坡分布十分密集,危险程度较高,与实际情况相吻合;(3)极高危险区和高危险区主要集中在溪洛渡坝址沿江两岸附近区域、距离坝址约25~35 km的金沙江右岸区域和库尾金沙江左岸20 km范围区域,库区中段大部分区域都是中、低和极低危险区;(4)滑坡灾害点空间分布与危险评价等级之间相关性达0.970 3,利用ROC曲线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评价结果理想,精度高达81.88%,可为库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55359]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西南石油大学
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熊俊楠,李伟,李进,等. 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溪洛渡库区滑坡危险性评价[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000(003):700.
APA 熊俊楠.,李伟.,李进.,赵云亮.,龚颖.,...&朱吉龙.(2019).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溪洛渡库区滑坡危险性评价.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000(003),700.
MLA 熊俊楠,et al."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溪洛渡库区滑坡危险性评价".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000.003(2019):70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