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印缅地区农田生产力脆弱性变化及气候影响机制基于19822015年gimms3g植被指数
王春雨1; 王军邦1; 孙晓芳2; 王猛2; 王绍强1; 崔惠娟1
刊名生态学报
2019
卷号39期号:21页码:7793
ISSN号1000-0933
英文摘要农田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决定了其脆弱性,全球气候变暖及极端气候频发将严重影响农业粮食生产,进而将可能影响区域粮食安全。科学评估农田生产力脆弱性并分析其气候影响机制有助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科学意义。以“一带一路”区域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为研究区,基于1982-2015年卫星遥感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根据IPCC脆弱性定义,采用年际变率及其变化趋势计算农田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适应性和脆弱性指数,分时段分析研究区农田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格局变化及气候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较之1982-2000年,2000-2015年期间研究区农田脆弱性程度略有提升,高度和极度脆弱面积略有增加(分别增加0.42%和1.12%),但其分布格局发生北移。(2)年降水、年平均气温和年辐射与年累积NDVI间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孟加拉和缅甸地区与气候因素显著相关的区域面积在本国农田面积中的比例分别增加21.3%和16.7%,而印度地区减少10.5%,全区减少8.1%;(3)线性回归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表征气候变化的解释能力,整个研究区增加12%,其中印度气候解释能力从48%提升至64%,增加16%。(4)农田生产力脆弱性受气候影响的范围略有减小,但影响程度增大,且存在较大的区域性差异;高温和降水季节不均引发的旱涝灾害是农田高脆弱度形成的两个关键气候因素。为该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管理措施的提出及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也为其他地区应用卫星遥感开展脆弱性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为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提供重要知识参考。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4425]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曲阜师范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春雨,王军邦,孙晓芳,等. 孟印缅地区农田生产力脆弱性变化及气候影响机制基于19822015年gimms3g植被指数[J]. 生态学报,2019,39(21):7793.
APA 王春雨,王军邦,孙晓芳,王猛,王绍强,&崔惠娟.(2019).孟印缅地区农田生产力脆弱性变化及气候影响机制基于19822015年gimms3g植被指数.生态学报,39(21),7793.
MLA 王春雨,et al."孟印缅地区农田生产力脆弱性变化及气候影响机制基于19822015年gimms3g植被指数".生态学报 39.21(2019):779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