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护效应的时空特征
刘文超; 刘纪远; 匡文慧
刊名地理学报
2019
卷号74期号:9页码:1835
ISSN号0375-5444
英文摘要以中国退耕还林生态工程重点区域陕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基于耕地遥感监测数据集,分析了陕北地区2000-2013年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梯田空间分布,对RUSLE模型进行改进,模拟生成陕北地区土壤侵蚀模数栅格数据并进行精度验证;最后结合耕地变化数据集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地及未退耕地的土壤侵蚀变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以明确工程对全区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10年,陕北退耕农田内部侵蚀模数减少了22.70 t/hm~2,是退耕农田区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的47.08%。同期,陕北地区未退耕农田侵蚀模数减少了10.99 t/hm~2,占未退耕农田区域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的28.60%。从陕北全区的角度看,各种土地利用类型2000-2010年土壤侵蚀模数平均减少了14.51 t/hm~2,占2000年全区土壤侵蚀模数的41.87%。由此可见,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侵蚀模数,达到土壤保护的作用。其中,由耕地转为林草所导致的侵蚀减少最为显著,对土壤保护的贡献作用最大。但是,2010年以后(2010-2013年)为退耕还林还草巩固时期,因此该阶段陕北地区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侵蚀量变化较前10年显著降低。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34170]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文超,刘纪远,匡文慧. 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护效应的时空特征[J]. 地理学报,2019,74(9):1835.
APA 刘文超,刘纪远,&匡文慧.(2019).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护效应的时空特征.地理学报,74(9),1835.
MLA 刘文超,et al."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护效应的时空特征".地理学报 74.9(2019):183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