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地区燕麦avenasatival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对施肥和混播措施的响应
刘文辉3; 张英俊3; 师尙礼3; 孙建2; 魏小星1
刊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卷号23期号:2页码:398
ISSN号1008-505X
英文摘要【目的】了解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燕麦品种、施肥措施和混播水平的响应机制,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包括4个燕麦品种,分别为青燕1号、林纳、青海444、青海甜燕麦;4种施肥措施,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CK_0)、尿素75 kg/hm~2 +磷酸二铵150 kg/hm~2 (NP)、有机肥1500 kg/hm~2 (OM)和尿素37.5 kg/hm~2 +磷酸二铵75 kg/hm~2 +有机肥750 kg/hm~2 (NP+ OM);4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分别为0、45、60、75 kg/hm~2,在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分别对各处理燕麦和箭筈豌豆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燕麦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以青燕1号(85.57%)、尿素 +磷酸二铵 +有机肥处理(84.91%)和0 kg/hm~2混播水平(85.81%)时分配比例最高;地下生物量以林纳(18.04%)、不施肥(16.02%)和30 kg/hm~2混播水平(16.29%)时分配比例最高。茎、叶、穗和根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44%~48%、19%~24%、17%~22%和14%~18%。茎、叶、穗和地下生物量分配随季节分别呈增加、先降后增、增加和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各因素影响下,燕麦生长前期以叶生长为主,中、后期以茎生长为主,而箭筈豌豆在生长前期以根生长为主,中、后期以叶生长为主。燕麦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处于优势地位,地上生物量分配始终高于地下,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茎和地下生物量分配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分别受施肥措施和品种的影响;叶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受混播水平的影响;燕麦穗生物量分配主要受品种和混播水平的影响。 【结论】品种、施肥措施和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均对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具有显著影响,选用青燕1号品种,单播,配施尿素37.5 kg/hm~2、磷酸二铵75 kg/hm~2、有机肥750 kg/hm~2时地上生物量分配最高;选用林纳,并混播30 kg/hm~2的箭筈豌豆,采用不施肥措施时地下生物量分配最高。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24899]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甘肃农业大学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文辉,张英俊,师尙礼,等. 高寒地区燕麦avenasatival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对施肥和混播措施的响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7,23(2):398.
APA 刘文辉,张英俊,师尙礼,孙建,&魏小星.(2017).高寒地区燕麦avenasatival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对施肥和混播措施的响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3(2),398.
MLA 刘文辉,et al."高寒地区燕麦avenasatival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对施肥和混播措施的响应".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3.2(2017):39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