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区河网纵剖面分析
李贝贝1; 李志威1; 胡旭跃2; 余国安3
刊名山地学报
2018
卷号036期号:003页码:470
ISSN号1008-2786
英文摘要长江源区河流的河网形态和辫状河型独具特色。基于SRTM3 DEM、Landsat 4-5 TM遥感影像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数据提取长江源区22条河流纵剖面,利用简单数学函数拟合纵剖面形态,并结合Hack剖面、凹曲指数及河长坡降SL指标等参数分析河流纵剖面的发育与构造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长江源区大部分河流纵剖面的最佳拟合形态为指数函数(R^2≥0.99),间接地说明该区域河流侵蚀作用较强。这22条支流的凹度值约为1.0,其中当曲的凹曲度最大,色吾曲最小,属于高凹曲度和极端凹曲度值。在各河流形态的统计结果中,三大源流Hack剖面均为曲线,沱沱河—通天河、当曲、楚玛尔河分别出现了8次、4次、3次宽窄交替的藕节状形态,其中宽谷段为辫状河段,窄段为峡谷限制段,标准河流坡降指数SL/K值介于2~10之间,表示河流发育处于微陡河段,地区构造活动较强。不考虑气候和基岩性质影响因素,可推测晚更新世以来新构造运动在长江源河流纵剖面演变中起主导作用。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114600]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长沙理工大学
2.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贝贝,李志威,胡旭跃,等. 长江源区河网纵剖面分析[J]. 山地学报,2018,036(003):470.
APA 李贝贝,李志威,胡旭跃,&余国安.(2018).长江源区河网纵剖面分析.山地学报,036(003),470.
MLA 李贝贝,et al."长江源区河网纵剖面分析".山地学报 036.003(2018):47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