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遥感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规律研究
邵全琴1; 郭兴健1; 李愈哲1; 汪阳春2; 王东亮1; 刘纪远1; 樊江文1; 杨帆1
刊名遥感学报
2018
卷号022期号:003页码:497
ISSN号1007-4619
英文摘要以黄河源玛多县为研究区,利用无人机分别于2017年冬春季开展了航拍调查,航拍有效面积达326.6 km^2,获取影像23784张,建立了藏野驴、藏原羚、岩羊等野生动物,以及牦牛、藏羊和马等家畜的无人机图像解译标志库。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解译,获取调查样带内的种群数量:藏野驴的样带密度为1.15只/km^2,藏原羚为0.61只/km^2,岩羊为0.62只/km^2,家养牦牛为4.12只/km^2,家养藏羊为7.34只/km^2,马为0.06只/km^2。利用冷暖季草场的估算方法,通过地面同步调查验证、统计数据验证,估算出玛多县藏野驴、藏原羚和岩羊,以及家牦牛、藏羊和马的种群数量为:藏野驴17109头,藏原羚15961只,岩羊9324只,牦牛70846头,藏羊102194只,马1156匹。大型野生食草动物藏野驴、藏原羚和岩羊总计8.57万羊单位;家畜藏羊、牦牛和马总计38.90万羊单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和家畜总计47.5万羊单位。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羊单位数量与家畜羊单位数量之比为1∶4.5。并分析了野生动物分布密度与栖息地生境因子的关系:藏野驴偏好选择高程4200—4400 m,坡度为2°—5°,离农村居民点距离1—2 km和4—5 km,离水源距离小于1 km,离公路距离2—3 km和4—5 km的范围内,草地盖度60—80%。藏原羚偏好选择高程4100—4200 m和4400—4500 m,坡度为大于5°,草地盖度80%以上,离农村居民点距离2—3 km,离水源距离小于1—2 km,离公路距离小于1—2 km和4—5 km的范围内。岩羊偏好选择高程4100—4200 m,坡度为大于5°,草地盖度较低,离农村居民点距离小于1 km,离水源距离小于1—2 km,离公路距离大于5 km的范围内。与传统的地面调查方法相比,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调查,具有快速、经济、可靠等优点,为今后野生动物调查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技术途径。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gsnrr.ac.cn/handle/311030/77740]  
专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邵全琴,郭兴健,李愈哲,等. 无人机遥感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规律研究[J]. 遥感学报,2018,022(003):497.
APA 邵全琴.,郭兴健.,李愈哲.,汪阳春.,王东亮.,...&杨帆.(2018).无人机遥感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规律研究.遥感学报,022(003),497.
MLA 邵全琴,et al."无人机遥感的大型野生食草动物种群数量及分布规律研究".遥感学报 022.003(2018):49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