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四株海洋藻栖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与活性研究
作者宋银平
答辩日期2019-05-1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季乃云 研究员
关键词木霉 藻栖木霉 次生代谢产物 化学结构 生物活性
学位名称理学博士
学位专业海洋化学
英文摘要

 

  木霉属真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等领域,其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类型丰富,并且部分产物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海洋环境中也有木霉分布,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是近年来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海洋藻栖木霉是指宿主为海洋藻类植物的木霉菌株。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及与藻类的共附生关系,可能赋予了藻栖木霉特殊的次生代谢途径和产物类型,但目前仅10株藻栖木霉的次生代谢产物被研究。因此,海洋藻栖木霉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基于化学和活性筛选,从130株海洋藻栖木霉中选取4株作为研究对象,包括2株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cf44-2A-YMD-9-22株哈茨木霉(T. harzianum) A-YMD-2-2X-5。综合运用各种现代色谱技术,包括硅胶柱、C18反相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制备薄层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次生代谢产物单体。应用各种现代波谱和质谱技术,包括一维/二维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电子圆二色谱、X射线单晶衍射谱、低分辨和高分辨质谱等,确定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从棘孢木霉cf44-2中分离鉴定了33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16(A1A16),包括1个新骨架甾体衍生物(A1)1个三降二萜(A2)1个没药烷氨基糖苷(A3)1个降没药烷氨基糖苷(A4)1个没药烷倍半萜(A5)1个降没药烷倍半萜(A6)3个环橙花烷倍半萜(A7A9)1harziane二萜(A10)2个单萜(A11A12)1个环戊烯酮(A13)1个氯代环戊烯酮(A14)1个二酮哌嗪(A15)1个生物碱(A16),化合物A2A4为首次发现的结构类型。从棘孢木霉A-YMD-9-2中分离鉴定了42个化合物,其中30个新化合物(B1B30),包括10个含氮环橙花烷衍生物(B1B10)7个环橙花烷倍半萜(B11B17)4个降没药烷倍半萜(B18B21)3个降没药烷氨基糖苷(B22B24)2个杜松烷倍半萜(B25B26)1harziane二萜(B27)1个二酮哌嗪(B28)2个多肽(B29B30),特别是首次发现2个萜类铁载体(B1B2),能与三价铁离子发生络合反应。从哈茨木霉A-YMD-2-2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其中包括1个新环橙花烷倍半萜(C1)。从哈茨木霉X-5中分离鉴定了36个化合物,其中7个新化合物(D1D7),包括1harziane二萜(D1)1proharziane二萜(D2)3个环橙花烷倍半萜(D3D5)1个菖蒲烷倍半萜(D6)1sorbicillin衍生物(D7),化合物D2的发现对harziane二萜的生源合成途径起到了很好的证实作用。

  对分离鉴定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微藻、抗菌和卤虫毒性评价。甾体衍生物A14种赤潮微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0.3–0.6 μg/mL,还可抑制植物病原真菌围小丛壳的生长,最小抑菌浓度(MIC)12 μg/mL,并且对卤虫低毒。含氮环橙花烷B1B2与三价铁离子的络合物对赤潮微藻抑制活性(IC50值为0.99–10 μg/mL)较自身显著增强。没药烷氨基糖苷A3A4B22B244种微藻具有抑制作用,IC50值为3.7–24.8 μg/mL,同时还对4种弧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为6.1–7.5 mm。降没药烷倍半萜B19B214种微藻也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0.93–9.2 μg/mL),分子中苯环的存在具有增强活性的作用。Harziane二萜B27proharziane二萜D2 4种微藻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1.2–7.7 μg/mL。环戊烯酮A13A14对造成海产养殖病害的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副溶血弧菌和灿烂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卤代结构A14活性较好,抑菌圈直径为6.5–8.5 mm,但A134种微藻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4.2–8.5 μg/mL

  通过对四株海洋藻栖木霉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总计分离鉴定次生代谢产物132个,其中新化合物54个,结构类型涵盖甾体、二萜、倍半萜、单萜、聚酮、二酮哌嗪、肽和生物碱等,并筛选出若干具有较好抗微藻和抗病原菌等生物活性的分子,丰富了海洋藻栖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多样性,为海洋藻栖木霉的在有害赤潮和病原菌防治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海洋化学
目次

第1章 引言... 1

1.1 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1

1.1.1 聚酮类... 1

1.1.2 萜类及甾体类衍生物... 13

1.1.3 肽类... 20

1.1.4 生物碱及其它含氮化合物... 25

1.1.5 其它类... 30

1.2 藻栖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意义... 31

第2章 海洋藻栖木霉菌株分离与筛选... 35

2.1 菌株分离... 35

2.2 菌株发酵与产物提取... 36

2.3 菌株筛选... 37

2.3.1 化学筛选... 37

2.3.2 活性筛选... 37

2.4 菌株选取... 39

第3章 棘孢木霉cf44-2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41

3.1 化合物结构鉴定... 41

3.1.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41

3.1.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62

3.2 实验部分... 68

3.2.1 仪器与试剂... 68

3.2.2 菌株鉴定... 68

3.2.3 菌株发酵... 68

3.2.4 提取与分离... 69

3.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 70

3.3 小结... 77

第4章 棘孢木霉A-YMD-9-2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79

4.1 化合物结构鉴定... 79

4.1.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79

4.1.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108

4.2 实验部分... 111

4.2.1 仪器与试剂... 111

4.2.2 菌株鉴定... 111

4.2.3 菌株发酵... 112

4.2.4 提取与分离... 112

4.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 113

4.3 小结... 122

第5章 哈茨木霉A-YMD-2-2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125

5.1 化合物结构鉴定... 125

5.1.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125

5.1.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126

5.2 实验部分... 132

5.2.1 仪器与试剂... 132

5.2.2 菌株鉴定... 132

5.2.3 菌株发酵... 132

5.2.4 提取与分离... 133

5.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 134

5.3 小结... 140

第6章 哈茨木霉X-5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141

6.1 化合物结构鉴定... 141

6.1.1 新化合物结构鉴定... 141

6.1.2 已知化合物结构鉴定... 150

6.2 实验部分... 158

6.2.1 仪器与试剂... 158

6.2.2 菌株鉴定... 158

6.2.3 菌株发酵... 158

6.2.4 提取与分离... 159

6.2.5 化合物物理常数与波谱数据... 160

6.3 小结... 169

第7章 四株藻栖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171

7.1 抗微藻活性测试... 171

7.2 抑菌活性测试... 173

7.3 卤虫毒性测试... 176

7.4 小结... 177

第8章 结语... 179

8.1 结论... 179

8.2 创新点... 180

8.3 展望... 180

参考文献... 181

附录:化合物结构与部分化合物谱图... 205

致 谢... 219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21

页码1-22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yic.ac.cn/handle/133337/25298]  
专题烟台海岸带研究所_海岸带生物学与生物资源利用所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银平. 四株海洋藻栖木霉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与活性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