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的化学结构和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
丛启飞; 陈焕君; 王培培; 董群; 丁侃
2015-10-26
关键词羊栖菜 岩藻聚糖硫酸酯 抗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页码1
英文摘要目的:研究羊柄菜中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化学结构及其抗血管生成活性,进行初步的活性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从羊栖菜沸水提取的粗多糖中,经CaCl_2分级沉淀、DEAE-Cellulosel阴离子交换和Sephacryl S-300 HR凝胶柱层析纯化后,获得均一多糖FP08S2。通过化学分析(糖组成、甲基化、部分酸水解)以及光谱学分析手段(HPGPC、NMR、ESI-MS)等对多糖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通过体外抑制HMEC-1细胞管腔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和transwell细胞实验以及MTT实验检测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的抗血管生成活性;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在体内进一步确证FP08S2的抗血管生成作用;结合SPR的方法探讨与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相互作用的血管生成相关的蛋白,同时检测FP08S2对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经HPGPC分析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为均一多糖,分子量为4.75×10~4Da,元素分析测定其硫酸基含量为20.8%。糖组成结果显示该多糖由岩藻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摩尔比例为36.6:18.3:6.97:19.1:19.1。硫酸基取代在1,3-Fucp的C-2和C-4位以及末端连接的Fucp的C-4位;部分硫酸基取代在末端连接的Xylp的C-4位;在甘露糖糖基上,硫酸基取代在1,2-连接甘露糖的C-3/4/6位;同时在1,2,4-半乳糖的C-6位以及1,6-半乳糖的C-3位和C-2位或C-4位,以及取代在1,3-半乳糖的C-4位都有硫酸基取代。进一步经过部分酸水解、糖组成和甲基化分析可知,FP08S2的核心骨架结构的重复单元为1,2-连接的α-Manp和1,4-连接的β-GlcpA交替相连。经糖组成分析和ESI-MS分析,TFA部分酸水解得到的支链寡糖由岩藻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醛酸以及硫酸基组成。此外,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发现,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不仅能够抑制HMEC-1细胞的管腔形成,还能够抑制HMEC-1细胞的迁移与侵袭。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还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能够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VEGF、VEGFR2)结合,同时能够抑制VEGFR2的磷酸化水平,并且下调VEGF及其转录因子HIF-1α的表达。结论:羊柄菜多糖FP08S2为一结构复杂的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活性,并通过抑制VEGF信号通路起到抗血.管生成作用。
会议录第十二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会刊
文献子类Article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3/handle/2S10ELR8/267054]  
专题药理学第三研究室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理学第三研究室,上海 201203, 中国.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丛启飞,陈焕君,王培培,等. 岩藻聚糖硫酸酯FP08S2的化学结构和抗血管生成活性研究[C]. 见:.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