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北京上空TeSL与Es、大气风场的同时观测
荀宇畅1; 杨国韬1; 王继红1; 杜丽芳1; 焦菁1; 王泽龙1; 程学武2; 王赤1
刊名地球物理学报
2017
卷号060期号:011页码:4390
ISSN号0001-5733
英文摘要本文报道了北京延庆(116.0°E,40.5°N)钠荧光激光雷达在2011年5月26日夜间观测到的一例低热层钠层(lower thermospheric-enhanced sodium layer,TeSL)事例,从数据采集开始到观测结束,该低热层钠层持续存在且不断增强,峰值密度从250 cm-3增加至1500 cm-3,峰值高度却从111 km逐渐下降到100 km.同一时间相距28 km的测高仪也观测到了出现在106~117 km的Es层,平均强度4.5 MHz;对流星雷达设备观测到的75~100 km的纬向风风速进行拟合,得到100~125 km的风速,风剪切节点从122 km下降到108 km.Es层和纬向风剪切节点的演化趋势与TeSL事件呈现出极好的相关性.我们计算了离子垂直速度及辐射复合反应的生成率,对钠原子的出现高度和密度做出解释,推测风剪切汇聚的Na+与Es层中的电子中和,是形成当日TeSL的主要机制.
语种英语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wipm.ac.cn/handle/112942/18754]  
专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2.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荀宇畅,杨国韬,王继红,等. 2011年5月26日北京上空TeSL与Es、大气风场的同时观测[J]. 地球物理学报,2017,060(011):4390.
APA 荀宇畅.,杨国韬.,王继红.,杜丽芳.,焦菁.,...&王赤.(2017).2011年5月26日北京上空TeSL与Es、大气风场的同时观测.地球物理学报,060(011),4390.
MLA 荀宇畅,et al."2011年5月26日北京上空TeSL与Es、大气风场的同时观测".地球物理学报 060.011(2017):439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