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催化四面体非晶碳转化石墨烯机理研究
李汉超; 魏菁; 李晓伟; 柯培玲; 汪爱英
2019-11-15
页码1
英文摘要金属催化固体碳源作为一种新型石墨烯制备技术,由于具有大面积制备石墨烯的潜力,近些年来引起广泛关注。其中,非晶碳作为产业界广泛应用的薄膜材料,利用其制备石墨烯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但目前转变机理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硅氧化片(Si/300 nm SiO_2)作为基片,制备了具有不同四面体非晶碳(ta-C)以及金属Ni层厚度的SiO_2/ta-C/Ni三明治结构,并利用真空热退火的方法生成石墨烯。结果表明:对于40nm ta-C/80nm Ni组合,800℃退火1h生成的石墨烯质量最佳;低于800℃,非晶碳无法完全转化;高于800℃,石墨烯结构易被团聚的Ni颗粒破坏。石墨烯的层数取决于非晶碳厚度,40nm时,无法完全转化为石墨烯,而2nm时,可完全转化。此外,当退火时间长于1h,生成的石墨烯结构容易被破坏。在低温下(400℃,500℃),镍和非晶碳的层间交换无法完全发生;在800℃时,层间交换完全发生,非晶碳转化生成石墨烯。微结构表明,非晶碳转化石墨烯符合金属诱导-层间交换机制。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nimte.ac.cn/handle/174433/17612]  
专题2019专题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海洋新材料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2.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汉超,魏菁,李晓伟,等. 镍催化四面体非晶碳转化石墨烯机理研究[J],2019:1.
APA 李汉超,魏菁,李晓伟,柯培玲,&汪爱英.(2019).镍催化四面体非晶碳转化石墨烯机理研究.,1.
MLA 李汉超,et al."镍催化四面体非晶碳转化石墨烯机理研究".(2019):1.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