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生学位论文  > 学位论文
题名天山东部典型冰川积雪中不溶粉尘的特征
作者董志文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09-05-08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授予地点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导师李忠勤
关键词冰川 积雪 大气粉尘 季节变化 空间变化
其他题名Characteristics of Aerosol Dust Deposition in Snow on the Glaciers of the Eastern Tianshan, China
学位专业自然地理学
中文摘要来自于地壳表面的气溶胶矿物粉尘是重要的大气组成部分,影响着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雪冰是大气中各种物质的储存器,沉积在高海拔雪冰中的大气粉尘信息能够被很好地记录和保存。对雪冰中微粒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如冰芯微粒研究对于冰芯定年、气候环境变化的纪录恢复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冰川积雪中的不溶微粒则用来研究近期气候环境变化。在全球许多地区,包括极地地区和青藏高原都进行过广泛的雪冰微粒特征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和进展。然而,对于中亚内陆尤其是天山山区雪冰中微粒特征的研究则比较缺乏。大气粉尘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等特征的变化由于受到风力、搬运距离、沉积过程等因素影响,从亚洲粉尘源区开始搬运,经过距离远近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特征。因此,在亚洲粉尘源区研究雪冰中微粒沉积特征,并与北半球其他地区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对于完善大气粉尘循环和沉积机制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主要对我国天山东部三个研究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和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积雪中大气粉尘沉积进行了分析研究。微粒特征分析表明,自西向东随着研究点地理环境的变化,积雪中不溶微粒的质量浓度、沉积通量和体积粒径分布众数都表现出增高趋势:奎屯哈希勒根51号冰川最小,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次之,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最大;三个研究点粒径0.57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3-08-22
页码5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casnw.net/handle/362004/21843]  
专题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_研究生学位论文_学位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董志文. 天山东部典型冰川积雪中不溶粉尘的特征[D]. 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09.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