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 离退休人员  > 期刊论文
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形成机制与资源前景
王先彬 ; 郭占谦 ; 妥进才 ; 卓胜广 ; 李振西 ; 周世新 ; 闫宏
刊名中国基础科学
2006
期号4页码:12-20
关键词天然气形成机制 非生物成因气 地球化学判识指标 非生物成因气藏 非生物成因气资源前景
中文摘要本文论述了细菌(生物)成因气、热成因气、深层气和非生物成因气的形成机制和它们的耦合与差异;评述了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研究历史和发展态势,指出迄今在国际上因未发现任何具非生物成因特征的商业气藏,而认为非生物成因天然气不具有资源前景是一种错误结论。本文并讨论了地球深部有机质演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判识天然气成因类型地球化学指标的有效性,指出:沉积有机质受生物降解、热降解作用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的制约,有机成因烷烃气体(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的碳氢同位素δ13C值和δ2H值分布均呈正序分布,即:δ13C1<δ13C2<δ13C3<δ13C4和δ2HCH4<δ2HC2H6<δ2HC3H8<δ2HC4H10,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受聚合作用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效应的制约,其烷烃气体的碳氢同位素分布则不同于前者,δ13C值呈反序分布δ13C1>δ13C2>δ13C3>δ13C4,而δ2H值呈正序分布δ2HCH4<δ2HC2H6<δ2HC3H8<δ2HC4H10,二者具有负相关关系;而且非生物成因甲烷的δ13C1≥-30.0‰。此外,本文评述了中国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论述了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指出松辽盆地昌德肇州西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藏的发现,为研究和寻找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资源提供了典型实例;并指出伴随松辽盆地深层气勘探的重大突破,以及近20口商业天然气井非生物成因特征的确定,展现了松辽盆地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良好前景,使松辽盆地成为世界上研究和寻找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资源最理想的地区。
公开日期2012-09-04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81]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离退休人员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王先彬,郭占谦,妥进才,等. 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形成机制与资源前景[J]. 中国基础科学,2006(4):12-20.
APA 王先彬.,郭占谦.,妥进才.,卓胜广.,李振西.,...&闫宏.(2006).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形成机制与资源前景.中国基础科学(4),12-20.
MLA 王先彬,et al."非生物成因天然气形成机制与资源前景".中国基础科学 .4(2006):12-2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