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意义
陈践发,沈平,文启彬
刊名沉积学报
1995
卷号13期号:1页码:32-40
关键词凝析油 成烃机制 芳烃地化特征 碳同位素 烃类组份
中文摘要近十几年的勘探实际表明;在我国一些含油气盆地中;许多天然气藏均伴生一定量的凝析油(或轻质油)。按母质类型可将凝析油分为海相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煤系地层腐殖质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陆相混合型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本文较详细地从成因机理上讨论了这三种不同成因凝析油的形成特点。海相腐泥型有机质一般在有机质热演化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由干酪根或早期形成的高分子液态烃热裂解才形成凝析油。煤系地层中腐殖型有机质从低成熟到过成熟各个阶段所生成的一定量的液态烃一般主要以凝析油的状态与天然气相伴生。陆相混合型有机质从低成熟到过成熟阶段也都可能形成凝析油。利用凝析油单体烃的组份特征;石蜡指数和庚烷值对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凝析油的成熟度进行了计算;所得结果;大都与地质实际相吻合。研究表明我国凝析油成熟度的分布范围从低成熟到过成熟均有。三种不同成因的凝析油其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差异;煤系地层腐殖型有机质形成的凝析油从组份来讲相对富含芳烃;其芳烃含量一般为16.2~23.5%;饱和烃/芳烃值为3.2~5.2;同时其姥鲛烷/植烷值相对较高;通常均大于3;而海相腐泥型有机质生成的凝析油则相对富含饱和烃;其饱/芳比值为11.8~18.2。
公开日期2012-09-18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lig.ac.cn/handle/132962/132]  
专题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_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践发,沈平,文启彬. 我国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意义[J]. 沉积学报,1995,13(1):32-40.
APA 陈践发,沈平,文启彬.(1995).我国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意义.沉积学报,13(1),32-40.
MLA 陈践发,沈平,文启彬."我国凝析油的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意义".沉积学报 13.1(1995):32-4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