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郑华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彭廷柏 ; 李振新 ; 赵同谦 ; 李锡泉
刊名自然资源学报
2004
期号3页码:361-368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 森林恢复 人工抚育 自然恢复 施肥
中文摘要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红壤丘陵区4种森林恢复类型下土壤种子库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论为:①草本植物是4种森林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个体数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比例分别达61.9%-86.67%和49.82%-87.27%。4种植被类型种子库密度大小为:杉木林>湿地松林>油茶林>天然次生林;②天然次生林的灌木和乔木植物种子种类与数量多于人工林;③湿地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人工抚育导致部分种子埋藏在土壤较深层,土壤8-20cm中种子数分别占种子库的33.09%和26.64%;④对于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天然次生林显著大于人工林,干扰少的油茶林大于干扰较多的湿地松林和杉木林,天然次生林最有利于该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⑤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下种子库中种子来源不一致,湿地松林和杉木林土壤种子库中的物种与地表植物物种较一致,共有物种比例达69.2%和43.8%,而油茶林和天然次生林种子库中的物种与地上植被的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共有物种比例仅为26.7%和33.3%。研究结果表明,从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复杂性来看,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森林恢复类型以自然恢复最优。对人工林的抚育方式,该区域采用的“全抚”将增加种子库的损失,不利于植被的恢复。
公开日期2012-11-05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159.226.152.9/handle/343003/4647]  
专题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_亚热带所知识产出(1978-2005) _期刊论文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等. 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2004(3):361-368.
APA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彭廷柏.,李振新.,...&李锡泉.(2004).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3),361-368.
MLA 郑华,et al."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自然资源学报 .3(2004):361-36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