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
陈利项,傅伯杰,赵文武等
2008
会议名称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页码73-80
中文摘要格局与过程的关系是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景观格局指数是定量分析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许多景观格局指数难以将格局与过程有机融合在一起而陷入了困境,探讨景观格局分析中有效表征生态过程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大气污染中的"源""汇"理论,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源""汇"景观的概念和理论.认为根据不同景观类型的功能,可以将他们划分为"源""汇"两种景观类型,从面将过程的内涵融于景观格局分析中.该理论认为:(1)在格局与过程研究中,异质景观可以分为"源""汇"最观两种类型,其中"源"景观是指那些能促进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汇"景观是那些能阴止或延缓过程发展的景观类型;(2)"潭""汇"景观的性质是相对的.对于某一过程的"源"景观,可能是另一过程的"汇"景观,"源""汇"景观的的分析必须针对特定的过程:(3)"源""汇"景观的区分关键在于判断景观类型在生态过程演变中所起的作用,是正向推动作用还是负向滞作用:(4)不同类型"源"(或者"汇")最观对于同一种生态过程的贡献是不同的,在分析景观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中需要考虑这种作用的差异;(5)"源""汇"景观理论可以应用于非点源污染、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热岛效应等不同领域."源""汇"景观理论提出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不同景观类型在空间上的动态平衡格局对生态过程影响,从而找到适合一个地区的深观空间格局."源""汇"聚观理论的提出有助于推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的深入,希望以此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丰富和完善"源"、"汇"景观的理论和方法.
会议录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内容类型会议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5783]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陈利项,傅伯杰,赵文武等. 源汇景观理论及其生态学意义[C]. 见: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