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C  > 金属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港口用钢丝绳断裂失效分析
尹涛 ; 吕英臣 ; 尹万全
刊名金属制品
2008-04-15
期号2页码:20-25
关键词港口用钢丝绳 双坑状压痕 疲劳断裂 失效分析
中文摘要对6×19W+FC—28.5港口用钢丝绳失效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拆股检测,发现相邻股的相互挤压相当严重,在股相互接触的钢丝表面上出现严重的双坑状压痕。对钢丝断口形貌及钢丝组织进行电子金相扫描观察,并对影响钢丝绳失效的因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较深的双坑状压痕对钢丝表面裂纹的萌生和早期疲劳断裂影响极大,钢丝在弯曲疲劳应力反复作用下,其表面多处萌生裂纹,逐渐形成多疲劳源,然后向内扩展,直至过载断裂。钢丝绳出现早期疲劳断丝而报废与其显微组织不均匀性和强度塑性匹配较差有关。
公开日期2012-04-12
内容类型期刊论文
源URL[http://ir.imr.ac.cn/handle/321006/24459]  
专题金属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尹涛,吕英臣,尹万全. 港口用钢丝绳断裂失效分析[J]. 金属制品,2008(2):20-25.
APA 尹涛,吕英臣,&尹万全.(2008).港口用钢丝绳断裂失效分析.金属制品(2),20-25.
MLA 尹涛,et al."港口用钢丝绳断裂失效分析".金属制品 .2(2008):20-25.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