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柴达木枸杞活性成分研究
作者李国梁
学位类别硕士
答辩日期2010-05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刘永军 ; 索有瑞
关键词柴达木枸杞 多糖 超临界萃取 响应面分析法 籽油 氨基酸 黄酮 微量元素
学位专业植物学
中文摘要枸杞是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barbarum)的成熟干燥果实。枸杞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药用价值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对于枸杞上述功能起重要作用的因子,一般认为与其所含枸杞多糖、黄酮类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活性成分有关。
本论文主要对柴达木枸杞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柴达木枸杞中多糖的含量,同时采用新合成的衍生试剂1-萘基-3-甲基-5-吡唑啉酮(NMP)对糖类进行柱前衍生,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下多糖中的单糖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清除DPPH 与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对柴达木枸杞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进行了研究。
2、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了枸杞籽油,同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萃取条件包括萃取温度、 萃取时间和夹带剂(乙醇) 等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萃取工艺;同时还考察了萃取条件间的相互作用对出油率的影响;采用清除DPPH 与β-胡萝卜素-亚油酸体系对枸杞籽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利用正交分析法考察了不同萃取条件对籽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采用2-(11H-苯[a]咔唑)乙基对甲苯磺酸酯 (BCETS) 作为柱前荧光标记试剂,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衍生温度、衍生时间、衍生试剂量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30种脂肪酸衍生物的同时分析测定方法(HPLC-FLD-MS)。利用该方法对不同萃取条件下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萃取条件对游离脂肪酸的组成影响。
4、对柴达木枸杞中的总黄酮、氨基酸与主要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
本文中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超临界萃取柴达木枸杞籽油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建立了一种新型、快速、灵敏测定籽油中游离脂肪酸的柱前衍生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他籽油或食用油、生物样品中的痕量游离脂肪酸测定。同时还对柴达木枸杞中其它活性成分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些基础研究为柴达木枸杞日后综合开发及应用等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生物科学
公开日期2012-05-10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nwipb.ac.cn/handle/363003/3401]  
专题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_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李国梁. 柴达木枸杞活性成分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