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Ⅱ型限制性内切酶Sau3AI的C端及其E64A突变体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
作者徐春艳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8-05-2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导师何建华
关键词Sau3AI II型限制性内切酶 Sau3AI-C Sau3AI-N 晶体结构 自活化
其他题名Crystal structures and functional studies of the C-terminal fragment and its E64A mutant of typeⅡ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Sau3AI
学位专业无机化学
中文摘要II型限制性内切酶Sau3AI识别双链DNA中的GATC序列,并在鸟嘌呤的5’端切断双链,目前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DNA库的构建和基因组的研究中,但是对于其与DNA作用方式、识别DNA甲基化的结构基础还缺乏足够的了解。 Sau3AI的N端及C端结构域都能与DNA错配修复蛋白MutH比对, 其中N端与MutH同源性较高,并且二者都具有II型限制性内切酶所具有的典型的活性结构域D(X)6-30(E/D)XK模式,因此通常认为N端是其催化结构域;而C端只有部分与催化相关的残基,功能未知。我们的研究表明Sau3AI的C端可以结合一个拷贝的含有识别位点的双链DNA,但是不具有酶切活性。用多波长反常散射法获得了该片段1.9 Å分辨率的晶体结构,其总体结构与MutH相似,都为“V“字型,中间的凹槽应为潜在的DNA结合区域。同样利用MAD法,我们解析了全长蛋白Sau3AI/E64A突变体的晶体结构。整个结构由两个都与MutH相似的结构域组成,中间通过一个铰链区相连,这也证实了Sau3AI是一个假二聚体。按照结构中的堆积方式,C端结构域中伸出的一段回折的环区恰好覆盖在N端潜在的DNA结合凹槽上,只有两个结构域的堆积方式发生改变,才能使N端的DNA结合凹槽及活性结构域处于可用状态。基于结构分析并结合文献报道的Sau3AI的酶切性质,提出了Sau3AI的自活化模型:当DNA底物存在时,C端结构域先结合DNA底物后引起蛋白的构象变化,解除N端结构域结合DNA的空间位阻,从而使得N端的活性结构域能够发挥作用。
语种中文
公开日期2012-04-11
页码11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sinap.ac.cn/handle/331007/7264]  
专题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_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4-2010年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徐春艳. Ⅱ型限制性内切酶Sau3AI的C端及其E64A突变体的晶体结构与功能研究[D].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