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土壤-植物系统中的Zn-Cd交互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作者赵中秋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4-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朱永官 ; 赵景柱
关键词Zn-Cd交互作用 小麦 吸收积累 生理尘化机制:氧化胁迫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工业的发展,Cd对环境的污染闩趋严重,尤其是对与人类食物息息相关的农业土壤的污染更为严重,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Cd在土壤一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备受国内外的关注。但到目6订为上1:,人们对Cd、Zn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还很模糊,多数只限于吸收积累的现象描述,而生理尘化过程和机理方面的研究除在动物领域有一些报道外,植物领域
极少见报道。本论文以期进一步研究Cd、Zn交互作用在吸收积累方面的规律及其机制,并进一步深入探讨其生理生化方面相互作用及机制。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通过土培和水培实验及同位素示踪技术对不同Zn、Cd浓度的交互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非缺Zn的土壤条件下, 施Zn对小麦体内Cd的浓度无明显影响: 只有在Zn浓度高至污染水平(1000 mg kgq土)时, 才显著降低Cd浓度;水培条件下不同Zn浓度对小麦幼苗吸收Cd的影响和短时间的10Cd同位素示踪(24h)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Zn水平下的地上部Cd浓度与不同Zn水平下的地上部~Ogcd活度呈显著的jF相关关系(r=0.80),即在两种处理时间条件下Zn对小麦幼苗吸收Cd的影响表现一致。
通过土培实验研究了磷(P)、Zn和陪伴阴离子CI"、SO/.对Cd的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P、Zn均显著影响小麦对Cd的吸收和积累(P<0.001),地上部分Cd浓度一般随着P的增加而提高, 随Zn的增加而降低尤其在低P水平;而根部恰好相反。与对照和N03"相比,CI"、S042-显著提高了小麦体内的Cd浓度。
Zn-Cd交互作用的生理尘化机制研究--Zn-Cd交互作用对植物细胞氧化还原系统的影响研究一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严重抑制了小麦的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显著增加了活性氧H20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在小麦体内的积累。Cd胁迫下加入抗氧化剂抗坏血酸(ASA)的生物c订体L.半乳糖酸.Ⅱ,4.内酯(L-Galactono.!,4-1actone,GalL)显著降低了小麦体内H202的积累, 并提高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该结果为Cd对植物的氧化胁迫机王’甽女设提供了实验证据。Cd胁迫下加入不同浓度的Zn明显缓解了Cd对小麦的氧化肋.迫。加zn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和叫.绿素的合成:降低了Cd诱导的H202和MDA的积累:提高了被Cd抑制的小麦抗氧化物酶活性;但高Zn(50 pm01 L一真)也对小麦表现出了毒害作用。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环境化学
公开日期2011-12-15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149]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土壤环境科学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赵中秋. 土壤-植物系统中的Zn-Cd交互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4.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