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黄土丘陵沟壑区优势植物对不同侵蚀环境的 适应 研究 —— 从群落、个体、组织到生理
作者杜 华 栋
答辩日期2013-05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焦菊英
关键词群落组成 叶片解剖 枝系构型 繁殖策略 抗逆生理 黄土高原
英文摘要

黄土高原严重的土壤侵蚀,造成了该区梁峁起伏、地形破碎、立地环境复杂多变,
使得水、热等生态因子的空间分布存在异质性,形成了多样的侵蚀环境。植物随着生长
环境的改变,在群落组成、生殖策略、形态结构、生理特性上不断的调整来适应相应的
环境。本文通过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 3 个植被带(森林带、森林草原带、草原带)坡沟
系统中 5 种不同侵蚀环境下(阳沟坡、阳峁坡、峁顶、阴峁坡、阴沟坡)植物群落组成
的调查,分析群落中各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重要值,据此筛选出不同侵蚀环境下的优势
物种。研究了九种优势植物(猪毛蒿、铁杆蒿、茭蒿、白羊草、长芒草、芦苇、达乌里
胡枝子、杠柳、狼牙刺)在不同侵蚀环境下的繁殖、形态、解剖和生理响应特征,并从
中选取了 4 种枝系构型植物(聚丛型铁杆蒿、疏丛型茭蒿、簇丛型白羊草、主杆型狼牙
刺),研究了其对坡面微环境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由森林带向草原带过渡,植物群落结构变的简单,物种多样性减小,但物种个
数反而有增加趋势;中生植物、高位芽植物减少,旱生植物、隐芽植物增加。坡沟系统
不同侵蚀环境下物种均匀度差异不显著,但阴坡群落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较阳坡提高;
阳沟坡旱生植物和隐芽植物比例大;而峁顶一年生植物比例增大。从阳沟坡至阴沟坡随
着侵蚀程度的减小,物种数量和密度增加,但各物种生态位宽度和重要值减小。旱生和
旱中生植物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有着广泛的分布。
(2)同种植物单个花序(花)重、单个种子重量表现出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在坡沟
系统不同侵蚀环境下差异不明显。阳沟坡和阴沟坡植物有性生殖投入低,但该侵蚀环境
下隐芽植物比例大,使得其上物种主要以芽库完成地上植被更新。峁顶和阳峁坡植物有
性生殖投入量大,产生大量的种子有利于植物种群的扩大。相对其他供试物种,达乌里
胡枝子有性繁殖分配比例大,而两种灌木狼牙刺与杠柳则相反。在芽库季节动态上,植
物返青期较大的永久性芽库存量保证了植物迅速更新,开花结实期大量季节性芽库确保
了植物光合产物积累。
(3)同种植物叶片形态解剖结构在 3 个植被带相同坡沟侵蚀环境下变化差异性不显
著,但坡沟系统不同的侵蚀环境下植物叶片形态和解剖结构变化差异明显。随着侵蚀程
度的增加,叶片叶片厚度、干物质量积累、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木质部韧皮部面积比增加,叶面积、表皮细胞大小、海绵组织厚、细胞间隙减小。输送水分的木质部
与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关系密切。不同植物适应黄土高原半干旱的气候也有不同的策略:
猪毛蒿叶具有发达贮水组织,铁杆蒿全栅型叶片,茭蒿和狼牙刺具有双栅型叶片和大的
维管束鞘细胞,达乌里胡枝子叶具有发达的粘液细胞,白羊草和芦苇叶上表皮具有发达
的泡状细胞,长芒草叶上表皮下多层厚壁组织,杠柳厚的角质层。综合隶属函数分析表
明,叶片保护组织发达的长芒草从叶片形态与解剖角度分析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
(4)三个植被带相同坡沟侵蚀环境下植物叶片生理特性变化未达到显著性,但坡
沟系统不同侵蚀环境下植物叶片生理特性差异明显。从阴沟坡至阳沟坡随着侵蚀程度增
加,细胞受伤害和叶绿素受破坏程度增加,但植物通过叶片保水力、渗透调节物质、抗
逆酶活性、非酶抗氧化物质的加强来应对环境胁迫,同时减小叶片相对含水量、自由束
缚水比值,以牺牲植物生长速率的代价来应对胁迫环境。所测生理指标中,与植物环境
适应相关性最大的是抗坏血酸氧化酶。隶属函数综合分析表明两种灌木杠柳和狼牙刺从
生理角度分析对环境适应性较强。
(5)不同构型植物拦截坡面径流沉积物和保护植冠下土体而形成不同形态的土堆。
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堆由对称堆型圆帽结构转变为不对称的台阶型结构,主杆型狼牙刺
转折点在 15-25°的陡坡,聚丛型铁杆蒿和簇丛型白羊草在 26-35°的极陡坡,疏丛型茭
蒿在≥36°的险坡。坡度和植丛顺坡基部直径影响着土堆的高度;而植丛垂直坡面的基
部直径、植丛分枝数量及整个植丛的冠幅影响着土堆的面积。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堆高度
总体上呈增加趋势而土堆面积趋势相反。植物拦截形成的土堆成为坡面的“营养岛”,
相对于植被间表现出良好的土壤理化特性及较高的物种多样性。茭蒿以其发达且扩张的
枝系、狼牙刺以其较大的植冠在形成土堆和对坡面微环境的改善方面能力较强。
(6)在繁殖策略方面,供试物种猪毛蒿、铁杆蒿、茭蒿、白羊草、杠柳趋向于 r-
生殖策略,长芒草、达乌里胡枝子、狼牙刺更趋向于 K-生殖策略。依据植物适应环境
时的形态解剖与生理特点,供试植物可分为Ⅰ:御逆型,猪毛蒿、芦苇、长芒草;Ⅱ:
胁变修复型,茭蒿、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Ⅲ:御胁变型,铁杆蒿、狼牙刺、杠柳。
综合植物繁殖、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供试物种综合隶属函数值与物种重要值呈正相
关关系,供试植物的侵蚀环境适应能力表现为:两种灌木狼牙刺和杠柳较强,在黄土丘
陵沟壑区不同侵蚀环境有着广泛分布的铁杆蒿、达乌里胡枝子、长芒草次之,而对侵蚀
环境具有选择性的白羊草、茭蒿、芦苇和猪毛蒿相对较小。
关键词:群落组成;叶片解剖;枝系构型;繁殖策略;抗逆生理;黄土高原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976]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杜 华 栋. 黄土丘陵沟壑区优势植物对不同侵蚀环境的 适应 研究 —— 从群落、个体、组织到生理[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