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温室番茄生长期水分诊断研究
作者刘 婵
答辩日期2012-05
文献子类硕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范兴科
关键词番茄 气象因子 冠层叶-气温差 土壤含水率 根系活动层
英文摘要

水分是制约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其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温室大棚作物而言,灌溉是作物获得水分供给的唯一来源,水分的亏缺不仅会使作物品质降低,其对作物的产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而对于日光温室土壤水分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对于土壤水分诊断的方法有很多种,但通过作物自身的变化来确定土壤水分的变化的指标并不是很多。为了提高作物需水效率的诊断,本文将番茄分为苗期、开花期和结果期三个阶段,确定其各个阶段所需的水分上、下限,研究了番茄全生育期内的冠层叶面温度与土壤含水率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冠层叶-气温差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确定番茄的临界冠层叶面温度,并进一步通过试验研究了番茄冠层叶-气温差与其根系活动层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确定番茄根系的主要吸水区,为农田土壤水分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番茄冠层叶面温度的变化主要是通过蒸腾作用进行调节的,而环境因子对番茄的蒸腾作用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因而对冠层叶面温度有着一定的影响。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气温、光照强度、湿度和冠层叶面温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温室内环境气温对番茄冠层叶面温度的影响最大,光照强度次之,湿度最小,因而可以确定气温是影响冠层叶面温度的主要环境因子。 2)通过分析番茄不同生育期内的冠层叶面温度日变化,可以得出,冠层叶面温度的日变化规律与气温的日变化基本相似,呈抛物线结构,同时期的冠层叶面温度基本低于气温的变化,冠层叶面温度和气温一般在下午13:00-15:00达到最高值,由于此时的作物蒸腾强度最大,作物需水量与土壤水分之间的供需矛盾最为突出,所以最能反映作物的水分状况,因而选择下午14:00对冠层叶面温度和气温进行观测。
3)日光温室下,番茄全生育期内的冠层叶-气温差的日变化呈曲线分布,冠层叶-气温差的最高值出现在13:00-15:00之间。通过该时期内的数据分析发现,冠层叶-气温差(△T)与土壤容积含水率(SW)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冠层叶-气温差降低,反之,冠层叶-气温差升高。相关方程式为SW=-0.015△T+0.127,相关系数R2为0.778,并通过数据验证,实测值(Y)与模拟值(X)相关性较好,关系式为Y=0.016+0.941X,相关系数R2为0.723。因此可通过监测13:00-15:00的冠层叶-气温差来了解温室条件下土壤对作物的水分供给状况,为农田土壤水分状况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4)临界冠层-气温差是指冠层叶-气温差的临界值,该值对于作物水分临界值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番茄结果期的临界冠层叶-气温差,对番茄苗期和开花期的临界冠层叶-气温差也做了简单的研究。研究表明,番茄结果期的冠层叶-气温差(△T)与土壤含水率(SW)之间有着较好的负相关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式为SW=-0.014△T +0.130。因而根据方程式并结合临界的土壤含水率即作物在结果期所需的最低含水率(田间持水量的65%)可以确定冠层叶-气温差的最高值为-1.5,即当冠层叶-气温差值大于-1.5时作物开始表现为缺水症状。同理可以确定番茄在苗期和开花期的临界冠层叶-气温差值。 5)根系的生长对作物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根系的大小和分布对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冠层叶-气温差与不同深度范围内的土壤容积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且与20-30cm土层内的土壤容积含水率相关性最为显著,相关系数R为-0.808,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冠层叶-气温差(△T)与20-30cm土层内的土壤容积含水率(SW)两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SW=-0.017△T +0.155,因此可以确定番茄根系的活动层主要分布在土层的20-30cm范围内。 关键词:番茄;气象因子;冠层叶-气温差;土壤含水率;根系活动层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swc.ac.cn/handle/361005/8928]  
专题水土保持研究所_水保所知识产出(1956-2013)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 婵. 温室番茄生长期水分诊断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