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强化内电解处理水中酸性橙II染料的研究
作者刘海宁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6-12-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曲久辉
关键词铁炭 内电解 转鼓 超声 酸性橙II
其他题名Enhanced Internal-electrolysis of Acid Orange II in Wastewater
学位专业环境工程
中文摘要在研究转鼓式内电解和超声强化内电解处理偶氮染料酸性橙II的基础上,设计研制了超声-转鼓内电解装置,转鼓内放入铁屑、活性炭,铁做阳极产生新生态 Fe2+和[H],进行还原降解;活性炭做阴极增加电池电对数目并吸附富集染料分子,提高内电解效率。转鼓转动,铁炭间的位置和铁炭间形成的电场发生双重位移,有效防止铁炭结块。超声对铁炭清洗,恢复表面活性。酸性橙II为目标污染物,用UV-Vis、TOC、HPLC、SEM、BET、FTIR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1.转鼓内电解装置解决了铁炭结块,降解符合准一级动力学。降解效果随溶液pH升高、初始浓度增大、转鼓转速增加而降低。 2.色度去除好于TOC去除。色度去除是偶氮键在铁催化下活性氢还原,较易进行;TOC去除则主要是Fe2+生成的氢氧化物絮凝沉降等综合作用。 3.超声对内电解产生强化作用,超声内电解脱色和矿化速率分别是内电解和超声之和的3.5倍和2.0倍。最佳铁炭体积比1:1。 4.内电解过程分别由传质和铁屑表面活性点控制。刚开始铁屑活性点很多,反应很快;随反应进行,铁屑表面沉积降解产物和铁的氧化物,活性点还原变成控制步骤,速度逐渐变慢。偶氮键被打开,生成对氨基苯磺酸,增加废水可生化性。 5.超声与转鼓内电解有机结合,解决了铁炭板结、效率低的问题。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水处理工程
公开日期2010-05-24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162]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刘海宁. 强化内电解处理水中酸性橙II染料的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6.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