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胶束介质在多环芳烃样品前处理及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宋冠群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6-01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林金明
关键词多环芳烃 胶束介质 微乳剂 样品前处理方法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 PAHs Micelle-mediated system Microemulsion Pretreatment methods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其他题名Pretreatment of PAHs in the environment with micelle-mediated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analytical methods
学位专业环境科学
中文摘要我国环境问题形势日益严峻,有些环境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类,性质稳定、难以降解,易在水、土壤以及大气等环境介质中残留,并且通过食物链积累于人体,从而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环境样品中多环芳烃的研究越来越引起重视。然而,目前常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中,使用大量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近年来,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加强,逐渐使用对环境友好的胶束介质替代有毒的有机溶剂作为萃取剂。本论文研究了胶束体系在多环芳烃样品前处理方法中的应用,初步探讨了胶束介质的萃取机理,并且将胶束体系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毛细管电泳分析中。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 介绍了胶束介质的萃取原理,详细讨论了胶束介质在环境有机污染物萃取方法中的应用,包括浊点萃取、微波辅助胶束萃取、胶束辅助压力溶剂萃取及其它萃取方法,并对适用于胶束介质的分析方法进行简要的评述,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引用参考文献196篇。 第二章 本研究以环境友好的表面活性剂和微乳液作为萃取剂,采用压力溶剂萃取提取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系统研究微乳液的不同组成,如表面活性剂相、助表面活性剂相和油相,以及不同的萃取条件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与普通的萃取剂水和有机溶剂相比,采用表面活性剂溶液作为萃取剂,当其浓度大于临界胶束浓度时,低温下可以明显提高萃取效率。当使用微乳液作为萃取剂,可以得到最高的萃取效率,而且在微乳液的各个组成中,油相的化学性质和相对量对于提高萃取效率起重要作用。以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微乳液作为萃取剂,全面比较压力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超声辅助萃取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萃取效率。 第三章 本研究中,以苯并芘作为标示物,根据过氧化草酸酯与过氧化氢作用产生的高能中间体激发荧光物质产生化学发光的原理作为检测方法,从富集因子、萃取效率、样品通量、分析时间及其它技术等方面,系统评价了流动浊点萃取方法。通过详细地定量讨论传统和流动两种浊点萃取方法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发现流动浊点萃取方法显示出萃取效率高,使用溶剂量少,萃取时间短、试验误差小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第四章 采用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以β环糊精作为添加剂,通过增加分析物在非胶束相的分配从而降低分析物进入胶束的量,成功分离六种多环芳烃。由于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痕量存在,研究中采用推扫富集和场放大进样两种毛细管柱上浓缩技术进行对比分析,提高检测灵敏度,并对影响推扫富集和场放大进样两种浓缩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考察。在场放大进样方法中,采用一段水柱和低电导样品基质来提高富集因子,结果表明场放大进样技术比推扫富集技术的富集因子高10-20倍。最后,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分析检测中。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环境化学
公开日期2010-06-23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435]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宋冠群. 胶束介质在多环芳烃样品前处理及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