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区域农业经济系统能值研究
作者付晓
学位类别博士
答辩日期2007-06-09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吴钢
关键词能值分析 区域农业系统 生态经济学 环境压力 可持续性 三相图 Emergy analysis Regional agricultural system Ecological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pressure Sustainability Ternary diagram
其他题名Reasearching the Regional Agricultural Economic Systems Using Emergy Synthesis
学位专业生态学
中文摘要精确计算能量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是认识和管理不同水平的环境经济系统 的需要,能值分析是用于分析和解释系统的有效方法。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农业 生产中的资源利用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研究选取了位于中国东北部辽宁 省的两个自然经济环境不同的农业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来揭示自然与经济环境对 于当地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作用。论文运用能值的方法对比分析了2005 年,两 个农业系统所处的生态经济系统的发展状况,以比较其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在 此基础上研究两个农业经济系统的发展进程。 本文采用能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两个农业系统,对比25 年间,其资源利用, 系统生产,环境压力和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分析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 结构和发展状况也作为了研究中考虑的因素。朝阳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 地,而抚顺是中国东北主要的工业基地,尽管与朝阳相比,抚顺具有更优越的气 候和生态环境条件,但抚顺农业系统单位面积投入用于生产的不可更新资源量依 然高于朝阳。 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对购入能值的依赖性都在增加,1980年到2005年, 朝阳和抚顺农业系统中反馈能值的投入比率分别增长了1.88 倍和1.08 倍。由于 更多地依赖于不可更新资源,生产过程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日益增大,并且系统 发展的可持续性在25 年间急剧下降。在这一过程中,朝阳农业生产过程的可持 续性表现出更大程度的下降,能值可持续性指数(ESI)从1.25下降到0.11。同 样的工业化进程对朝阳较脆弱的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1980 年,朝阳农业系统 的环境负荷比率(ELR)为2.99,抚顺为2.30,到2005 年,朝阳农业系统的环 境负荷比率增加到11.61,抚顺为7.86。 在高能质资源的使用带来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提高的同时,资源投入的效率 却没有相应的提高。与购买和投入大量不可更新资源相比,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恢 复是减少当地不可更新资源流失和系统发展的更优选择,特别是对于朝阳农业经 济系统。将相图作为图形表达的工具在能值分析的基础上用来辅助环境决策。三相图 用于分析三种成分构成的系统,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研究中,以三相图为工具可 以评价系统对于可更新和不可更新资源的依赖性,衡量环境对于污染物排放的稀 释和消除的支持作用以及评价系统的效率性。通过相图对能值计算结果的“可视 化”表达,可以用于比较和评价过程或系统的发展进程,认识和评价系统之间以 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系统生态学
公开日期2010-05-26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rcees.ac.cn/handle/311016/206]  
专题生态环境研究中心_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付晓. 区域农业经济系统能值研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7.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