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斜螺线管型超导磁体的研制
作者梁羽
答辩日期2018-06
文献子类博士
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授予地点北京
导师马力祯 ; 袁平
关键词超导磁体 斜螺线管 倾斜角 磁场计算 拉丁超立方抽样 失超模拟
英文摘要

目前,大型加速器所用超导磁体通常采用 Cos-theta 型或跑道型线圈结构,
存在绕制困难、应力累积大、线圈加固和成型工艺复杂、加工成本高等缺点。随
着超导磁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寻求一种结构简单、磁场分布好且运行稳定的线圈
形式,对于发展更高磁场、更紧凑结构和更低成本的未来加速器超导磁体具有重
大意义。斜螺线管型线圈结构(Canted-Cosine-Theta,CCT)具有磁场品质优越、
机械性能突出、绕制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等优点,国际上多家加速器实验室
(CERN、LBNL、PSI)已开展该技术的研究工作。
针对近物所大科学装置 HIAF、CiADS 的需求,并结合医用 Gantry 磁体的发
展方向,论文从小型样机磁体的研制入手,借鉴前期 CCT 相关项目研制经验,
详细对 CCT 超导四极磁体的电磁、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掌握磁体从设计、加
工、绕制到装配成型等关键技术,为未来该类型超导磁体(多极和组合功能型)
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思路。
围绕该新型线圈结构,开展以下内容的研究:
(1) CCT线圈磁场仿真方法研究。通过对CCT线圈参数方程的推导,得到线
圈绕组与磁场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并分别介绍了CCT二极、四极及组合功能型磁
体产生磁场的机理;对于CCT线圈磁场计算,给出了两种计算方法:解析法和有
限元方法。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利用专业磁场仿真程序,发展了一套CCT磁体
高效、精确磁场设计方法。
(2) CCT线圈参数优化与误差分析研究。通过分析不同CCT线圈组合产生的
磁场分布,得到一种最优线圈组合方案:RL+LR(LR+RL); 阐述了CCT磁体在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最小倾斜角、磁场、场增益系数和超导线用
量等。通过分析各参数与倾斜角的关系,将积分场作为优化目标,得到CCT磁体
最优的倾斜角。由于CCT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电流路径直接相关,文中基于拉丁超
立方抽样方法分析了线圈绕制误差和装配误差对磁场性能的影响。
(3) 提出了三种CCT线圈实现方案:槽内电缆、槽内导线和槽内多线圈。通
过不同工艺方案的探索,最终确定了槽内多线圈技术,并成功研制了一台CCT
超导四极磁体样机。基于失超传播速度和有限元两种方法对该磁体进行了数值模拟。最后,对CCT超导四极磁体进行了低温测试和性能评估。
本论文通过完成国内首台CCT超导四极磁体样机,掌握了该类超导磁体的设
计方法、技术路线和工艺参数,为后续大科学装置项目中该类型超导磁体的应用
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种中文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119.78.100.186/handle/113462/60774]  
专题近代物理研究所_磁场技术室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梁羽. 斜螺线管型超导磁体的研制[D]. 北京.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