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超重核合成机制—包含中子、质子跃迁的二维主方程
作者黄明辉
答辩日期2008-06-30
导师甘再国
关键词双核模型
学位名称硕士
其他题名The synthesis mechanism of super heavy nuclei- the neutron and proton transfer in the two-dimensional master equation
英文摘要用双核模型研究超重核的合成机制,最主要的部分是由双核系统演化到复合核的熔合机制研究。双核模型认为超重复合核的形成是由弹核的核子全部转移到靶核所致。核子分中子和质子,在以前的研究中,描述熔合过程的主方程是一维的,以类弹核的质量数 为变量,与此对应的驱动势也是一维的。对确定的 ,其同位旋的确定是由较低的势能面确定的,这样确定的同位旋与反应系统的同位旋很接近。但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对入射道同位旋与复合系统同位旋相差较大的情况,入射道在双核系统势能面比较高的位置,有时甚至在最高位置,这时核子转移的同位旋路径比较复杂,以致一维主方程的描述给出错误的结果。为此,建立了以类弹碎片中子数 和质子数 为变量的二维主方程,并建立了二维主方程的分步差分的解法,完成了解二维主方程的程序编写。并对一些典型的弹核、靶核同位旋与复合系统同位旋相差较大的系统进行了研究。对这些反应道的研究表明,无论1D主方程对这些反应道的蒸发剩余截面的研究给出了过高、或过低的估计,2D主方程都能给出与实验值一致地结果。二维主方程适用于所有的弹靶组合入射道。对确定的超重核目标,可以较准确的对各种弹靶组合的合成几率给出预言,特别是研究合成超重核的同位素依赖性,因而极大增加了预言合成预期超重岛区域超重核的弹靶组合的选择性。本工作还检验了一维主方程的适用条件:入射点必须在比较接近二维驱动势谷底时才适用,这时一维主方程预言的蒸发剩余截面的结果与二维主方程的结果很接近
语种中文
学科主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公开日期2010-01-07
页码83
分类号O572.2;O57
内容类型学位论文
源URL[http://ir.imp.cas.cn/handle/113462/341]  
专题近代物理研究所_近代物理研究所知识存储(2010之前)
推荐引用方式
GB/T 7714
黄明辉. 超重核合成机制—包含中子、质子跃迁的二维主方程[D]. 2008.
个性服务
查看访问统计
相关权益政策
暂无数据
收藏/分享
所有评论 (0)
暂无评论
 

除非特别说明,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并保留所有权利。


©版权所有 ©2017 CSpace - Powered by CSpace